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对比 车型对比

长安汽车的管理变革,长安汽车公司治理情况

tamoadmin 2024-07-08 人已围观

简介1.蓝鲸动力再进化 长安汽车蓝鲸iDD混动系统正式发布丨汽车产经2.传张宝林将离职长安汽车3.长安李伟:技术创新仍是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昨天,长安汽车(000625.SZ)披露2019年12月份产、销快报,公司2019年12月份销量为19.37万辆,上年同期为14.79万辆;全年累计销量为176万辆,同比下降15.17%。冷冰冰的数字背后,蕴藏着长安汽车的生机:刚刚过去的2019年12月,长安

1.蓝鲸动力再进化 长安汽车蓝鲸iDD混动系统正式发布丨汽车产经

2.传张宝林将离职长安汽车

3.长安李伟:技术创新仍是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长安汽车的管理变革,长安汽车公司治理情况

昨天,长安汽车(000625.SZ)披露2019年12月份产、销快报,公司2019年12月份销量为19.37万辆,上年同期为14.79万辆;全年累计销量为176万辆,同比下降15.17%。

冷冰冰的数字背后,蕴藏着长安汽车的生机:刚刚过去的2019年12月,长安汽车实现了35%的同比增幅!

今天,功夫汽车就来深度分析,长安汽车2019年的爬坡过坎历程

剥离长安PSA、为长安新能源引入新战略投资者……在去年接近尾声之际,长安汽车接连进行的两项“瘦身”动作,来得有点“意外”,但却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这两则事件的背后也意味着,长安汽车自去年年初开始着手那场“第三次创业”,如今正步入高潮。

在这场以“效率”为公司全新核心竞争力的创业计划中,长安汽车内部可谓经历了从纠结、痛苦再到自愈,最后到豁然开朗的这一过程。

收缩品牌战线、淘汰没有竞争力的车型、关停部分产能、出售非核心业务……一连串的动作之下,实则是长安汽车对于三年前丢失“首个踏入‘百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这一荣誉的极力捍卫。

所庆幸的是,长安汽车于去年9月推出的CS75?PLUS“一炮走红”,让其重新找回了信心,也找回了应有的市场节奏。

不过,2020年并不是长安汽车能够“喘息”的一年。据悉,长安汽车的高端品牌将在今年推出。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战略不是研究我们未来要做什么,而是研究我们今天做了什么才有未来。”

在重新找回那条通往“百万俱乐部”的路上,长安汽车今天要面临到的挑战,无疑将比三年前更复杂、更具难度。

一、CS75?plus是一场怎样的胜利?

长安汽车公告,2019年1-12月,长安汽车的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5.17%。但12月的销量,却让人眼前一亮:今年12月销售19.37万辆,比去年14.79万辆,实现35%的大幅度同比增长。

无疑,CS75系列SUV立了大功。其今年前11月获得的同比24%增长,已然让长安汽车在“寒冬”中看到了复苏的希望。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去年9月才上市的CS75?PLUS,上市3个多月已售出近5万台,成绩喜人的同时,也让长安汽车重新找回了市场的节奏。

虽然近这两三年里,长安汽车已经推出了不少在当时看来竞争力都非常不错的车型,如老款的CS95与睿骋CC等,但在市场上却一直只能激起一点水花。

同时加上逸动、悦翔系列的轿车市场表现每况愈下,也导致着这两年来长安汽车遭受着极大的市场非议和质疑。

而CS75?PLUS的成功,无疑正是长安汽车将这两年来所承受的“负能量”,化为企业“上跃动能”的最佳例证。

正如CS75?PLUS之后的CS55?PLUS,再到去年12月推出的逸动PLUS,长安汽车这一“PLUS战略”的支撑,无疑是来自其对市场需求的深刻调研之后,再配合其技术变革所取得的成果。

毫无疑问,CS75?PLUS的胜利是一场用户的胜利,也体现着长安汽车“技术过剩”方面的优势。而这一切,都源自长安汽车这两年来的“断舍离”。

二、长安汽车的“断舍离”

去年4月8日,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座占地1000余亩的“新晋网红地标”,不仅是长安汽车全球协同研发的总枢纽,实则更是长安汽车这两年来“厚积薄发”的最好体现。

在2018年长安汽车提出的那次“第三创新创业计划”中,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就曾明确表示,“智能化”和“新能源”将成为长安汽车产品的新标签。

于是,我们在2019年长安汽车接连推出的新车型中,除了看到热效率达到了40%的蓝鲸系列和E系列动力技术,还看到了在中国品牌中实现首发IACC集成化自适应巡航系统,同时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亦已经拥有相关的五六百项专利。

一方面是“技术过剩”,一方面则是“业务瘦身”。

继2018年长安汽车重新调整集团旗下品牌架构,以及1元收购长安铃木50%股权之后,在2019年年底,长安汽车也将长安PSA的股权进行了出售;随后,长安新能源也成功引入了4家战略投资者,以提速“混改”进程。

业务接连“瘦身”的背后,自然是长安汽车更加聚焦主业务的体现。如今“降本增效”已被奉为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则,身处转型之中的长安汽车自然深谙此点。

“第三次创业计划确定后,经营班子提出把效率打造成为长安的核心竞争力,我非常赞成。长安自主跟人家比你比什么?可能首先只有效率,你的效率你的成本。”张宝林表示?。

据悉,改善经营质量是长安汽车2019年的工作重点。通过优化库存结构、降本增效、专注细分市场产品表现以及市占率等一系列动作,到2019年11月底,长安汽车库存下降了14万辆,自主品牌的均价已然实现大幅的上升。

三、2020,继续“向上”

在张宝林看来,2019年长安是艰苦奋斗实现转折的一年,而到2020年,尽管仍然存在挑战,但长安汽车的目标要跑赢大市。

去年12月推出的逸动PLUS,无疑是长安汽车“点燃”新战役的“重磅炸弹”。

据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透露,这将是长安乘用车里面新的增长板块,为此,长安已经准备了2-3年的时间。

功夫汽车看到,数据显示,目前其CS35、CS55以及CS75三款SUV加起来的销量,已然占到长安汽车乘用车整体销量的67%。这样的产品结构看起来实则有着一定的风险,也不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如何平衡SUV与轿车的销售比例,将成为长安汽车下一发展阶段将要攻关的一大难题。

与此同时,在市场竞争容错率愈发低下的今天,长安汽车如何成功推出一个新的高端品牌,也将是其今年的一大考题之一。

功夫拍案

根据长安汽车“第三次创新创业”的规划,到2020年,其自主品牌的销量要达到246万辆,实现中国品牌规模国内第一,全球前十二的水平。

换言之,今年对长安汽车来说,压力与动力亦势必会成倍地对应扩大。而长安汽车能否把握住从CS75?PLUS开始的这波增长,在品牌和销量上实现新的突破,让人关注。

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十年”已然开启,希望长安汽车也能在这一轮洗牌中再度找回那道打开“百万俱乐部“的钥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蓝鲸动力再进化 长安汽车蓝鲸iDD混动系统正式发布丨汽车产经

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大车企联手打造的 T3 科技平台终于落地。

6 月 2 日,一家注册资本高达?160 亿人民币的「巨无霸」企业——「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市江宁区成立。

「中汽创智」的诞生,也意味着三大车企集团没有像外界期盼的那样实现合并重组,而是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大联合。

这 160 亿元注册资本中,一汽、东风以及南京江宁经开科技三方分别出资 40 亿元,长安及其实际控制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两方共计出资 40 亿元。

根据今年 1 月的官方介绍,T3 科技平台(也就是中汽创智)将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技术趋势,重点研发电动平台及先进底盘控制、氢燃料动力平台、智能驾驶及中央计算平台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其规划的研发人员规模将达到?5000 人。

2019 年三大「国字号」车企的总销量加起来超过?800 万辆,三大车企总市值超过?1400 亿人民币,背靠三大车企,160 亿元注册资金、5000 人的投入,含着金汤匙而生的「中汽创智」,能否成为未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零部件巨头?

1、谁来领导「中汽创智」

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上,「中汽创智」是新进者,但是目前公开的信息显示,其背后的核心管理层,都是平均有超过 20 年的汽车行业经验的「老江湖」。

「中汽创智」的工商管理信息显示,公司的董事长为王国强,总经理是李丰军。

此外 8 名董事分别为李红建、尤峥、刘国元、朱勇、刘卫东、李伟、董扬、薛洪波。这些人共同组成了「中汽创智」的未来指挥军团。

我们逐一来看看到底是谁在决定「中汽创智」的发展方向。

作为「中汽创智」的董事长,王国强自 2017 年起担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至今。

在此之前,他历任一汽转向机厂副厂长、富奥公司转向机分公司副总经理、天津一汽丰田第一品质管理部副部长、一汽发展部副部长等职位,在车辆生产制造以及质量管理领域经验丰厚。

「中汽创智」总经理李丰军是一汽研发总院副院长兼智能网联开发院院长。

在今年的 4 月 9 日,一汽集团斥资 5000 万元同样在南京市江宁区成立了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李丰军是该公司的执行董事。

「一汽南京」和「中汽创智」之间的地利人和,很有可能在未来推动双方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汽创智」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出自一汽,这一定程度说明一汽推动新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将是主导力量。

这也容易理解,毕竟一汽集团是共和国汽车长子,整体市值也是三大车企中最高的。

在「中汽创智」的另外?8 大董事中,一汽占有 1 席、东风占有 3 席、长安占有 2 席、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占有 1 席,还有 1 席给到了现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董扬。

董扬曾主持过全国汽车电子项目技术攻关和引进组建联合电子公司、电动汽车及车身开发项目。

一汽占有的 1 席董事给到了李红建,他是一汽集团新技术及创新业务管理部副部长。

东风的 3 个董事席位分别是尤峥、刘国元以及朱勇。

其中,尤峥是东风公司副总经理,还是东风高端新能源乘用车 h 品牌的负责人。

刘国元则是东风汽车科技工程部总经理,同时担任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勇是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车辆试验部专家主任工程师,曾经荣获「东风公司十二五优秀科技人才」的荣誉称号。

尤峥

长安汽车获得了 2 个董事席位,由现任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卫东以及长安汽车副总裁兼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李伟担任。

今年长安 U-NIT 车型上市时,李伟对这款车型上的智能化技术如数家珍,他是长安智能化技术开发的重要推动者,也是长安「第三次创业」的核心成员。

最后,薛洪波作为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代表,加入「中汽创智」的董事会。

从「中汽创智」的治理结构来看,一汽、东风以及长安拥有绝对控制权,站在三大车企身后的,依然是国资委。

所以,「中汽创智」依然是一家「国字号」企业。

但是,这样一种合资的形式更加灵活,新公司有更强的自主权,这些灵活性将有助于其未来的人才招聘以及吸引外部投资。

放眼全球范围,「中汽创智」的组建形式,与历史上从通用分拆的德尔福、从丰田分拆的电装、从福特分拆的伟世通等传统零部件巨头相似,只不过「中汽创智」的野心是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

2.合资是三大「国字号」车企合作的最好归宿吗?

在「中汽创智」之前,一汽、东风和长安之间的缘分可称得上是剪不断、理还乱,从 2017 年起,关于这三大车企合并重组的传闻甚嚣尘上。

从 2015 年到 2018 年,一汽、东风、长安这三大车企之间进行了多轮高层管理者互换。

2015 年 5 月,在东北工作了 30 多年的竺延风接到了高层调令,南下武汉出任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而他的前任徐平则离开东风汽车,北上长春接管一汽集团,任董事长、党委书记。

2017 年 3 月,安铁成从一汽轿车总经理的位置上被调到东风汽车出任副总经理兼东风汽车集团副总裁。而邱现东则与安铁成互换,从东风汽车集团副总裁转任一汽集团副总经理。

2017 年 7 月,又发生了汽车行业著名的「双徐对调」,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总经理徐留平与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平进行了对调。

徐留平去长春出任一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平赴北京任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长。

往后是 2018 年 5 月,刘卫东从东风汽车调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更早入局的还有已经在长安汽车开展工作的一汽集团副总经理董春波。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雷平则进入一汽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助力一汽集团改革;一汽集团总经理助理尤峥转战东风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进一步推进东风公司的人才年轻化战略。

3 年时间的密集高层互换只是三大车企之前缘分的部分写照。

事实上,在 2017 年「双徐对调」完成后,当年的 12 月,一汽、东风和长安达成了战略合作,徐留平、竺延风和徐平当时齐聚武汉,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三方共同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领域,对战略性核心技术、平台进行联合投资、开发,并共享技术成果;其次,在汽车全价值链运营领域,三方将重点加强传统整车平台和动力总成等方面的协同,开展生产制造领域的合作以及协同采购,并深化在物流领域的协同合作;此外,探索在海外产品、海外终端网络资源、海外商业伙伴、海外制造资源、国际物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三方还将共同探索新商业模式,加强汽车共享、出行服务、汽车产业新生态的前瞻性研究与合作,探讨在金融领域的协同,共同谋划参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设。

频繁的高层互换以及当时浩大的战略合作规划,让很多人对三大车企合并产生了非常高的期待。

而三年后回过头来看,那次战略合作中「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领域,对战略性核心技术、平台进行联合投资、开发,并共享技术成果」如今已经以合资公司的形式,落到了「中汽创智」肩上。

2019 年 3 月?T3 出行平台的成立的,则落地了三方战略合作中涉及汽车共享、出行服务的布局。

T3 出行背靠一汽、东风、长安三大车企,苏宁、腾讯、阿里巴巴等共同参与打造,投资逾百亿元,同样落户南京江宁开发区。

按照规划,T3 出行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约用车,汽车融资租赁、大数据运营、智能驾驶等业务。

这两年,一汽、东风、长安三大车企在 T3 出行以及「中汽创智」身上从汽车智能化、电动化以及共享出行三个方向发力,总共投入了接近?200 亿人民币的资金。

依靠这两大合资公司,三大车企将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大展身手。

3、南京能否成为中国的「底特律」?

从地理格局来看,一汽总部设在长春、东风总部在武汉、长安总部在重庆,而技术平台公司「中汽创智」以及出行平台公司 T3 出行都在南京,形成了西部、中部、东北以及东部的联动。

实际上,面对「中汽创智」这种投资规模的「巨无霸」项目,很多城市都参与了竞争,最终南京在与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众多周知,南京的汽车产业在 90 年代就风生水起,南京依维柯、南京跃进成为当时流行品牌。

现在的南京江宁区,汽车产业链很完整,集聚了上汽大众、长安马自达、福特汽车等整车企业,这些年还引入了新造车项目长安蔚来以及自动驾驶项目中兴英博超算、驭势科技等。

更早之前的 2016 年,台积电投资 30 亿美元在南京建设 12 寸晶圆厂和 IC 设计中心,已于 2018 年正式投产。

未来的智能汽车,半导体将扮演重要角色,而台积电在南京的工厂和研发中心对于「中汽创智」来说,是非常好的地利。

而后的 2018 年 7 月,南京江宁与韩国 LG 化学举行签约仪式,总投资 20 亿美元的 LG 化学动力电池项目正式落户。

作为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凡此种种,都侧面反映了「中汽创智」落地南京江宁的合理性。有理由期待,南京能否成为中国智能汽车的「底特律」?

4、「中汽创智」:智能汽车零部件巨头?

变革和创新并不意味着一定成功,但不变革必然意味着消亡。

在全球汽车行业不景气的当下,越艰难则越要进行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代表车企,一汽、东风以及长安一口气掏出了 200 亿人民币投入到未来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探索中,这无疑是最正确的决定。

汽车行业的抱团取暖已经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国际车企巨头的福特通用合作,还是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上广合作」,亦或是这一次成立的「中汽创智」,都在诠释着这一行业趋势。

作为变革创新和抱团取暖最典型代表的「中汽创智」,未来是成为摆脱传统车企体系的桎梏、进行颠覆式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还是最终沦为三大车企规避创新风险而组建的松散联盟,一切皆是未知,一切又都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传张宝林将离职长安汽车

6月12日,2021(第二十三届)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在重庆悦来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作为中国中西部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年度汽车盛宴,本届重庆车展汇聚了来自全球110余家车企。其中,作为东道主企业的长安汽车携众多创新技术及产品参展,并在车展开幕当日正式发布具备全速域、全场域、全温域、全时域能力的全域混合动力解决方案——蓝鲸iDD混动系统,面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汽车产业全面拥抱电气化时代的最新技术成果。

六年磨砺成就一剑 ?打造电气化时代动力答案

产业“新四化”时代背景下,当中国汽车行业全面开启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时,虽然混合动力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用户依然面临着“充电难”、“油耗高”、“低温就没电”、“老用户没法升级”等使用痛点。提高混合动力系统综合效率、保证能量管理高效化、改善电池高低温兼容性与稳定性,成为整个行业仍需攻克的难题。

面对用户需求,同时基于碳中和国策的低碳化发展道路带来的发展新使命,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全面转型的长安汽车,以企业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为指引,组织来自10个国家500余位工程师,通过2000多个日夜“时差接力”的不间断研发努力,持续探索燃油与纯电之间的最佳动力解决方案。最终,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元年,蓝鲸iDD混动系统震撼登场!

作为长安汽车全球研发团队历时6年倾力打造的技术结晶,蓝鲸iDD多项指标达到了同级领先水平。凭借毫秒级的电机峰值扭矩响应,蓝鲸iDD初段加速度可达0.6g,平台最快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6秒左右,最高车速轻松达到200km/h。在低速起步、高速超车、极速赛道等状态下均能保证瞬间的动力爆发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与“全速域”动力相得益彰的,是蓝鲸iDD“全场域”的超长续航表现,在两吨级SUV产品上,蓝鲸iDD的NEDC综合油耗低至0.8L/km,匮电油耗低至5L/100km,纯电续航里程达到130km,综合续航里程更达到了1100km。即使处于匮电状态时,蓝鲸iDD也能给用户以澎湃的动力体验,?在油耗与动力方面实现了“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完美平衡。

在实现全速域、全场域优势的同时,蓝鲸iDD的研发工程师们在研发过程中深入酷暑的吐鲁番、严寒的漠河,不断挑战严苛环境和极限温度,使蓝鲸iDD具备了“全温域”的稳定保障,无论是零下35℃的极限低温,还是55℃的极限高温,蓝鲸iDD均能保证驾乘性能安全稳定,无畏东西,无惧南北。

为了给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稳定耐久性,作为全域智能油电双驱系统的蓝鲸iDD实现了智能全动力OTA升级。从第1位用户开始,蓝鲸iDD的软件包终身可升级,确保动力方案在未来不断进化、常用常新,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性能需求。

先进技术集于一身 ?让用户用车无忧悦享驾乘

蓝鲸iDD的全域极致性能,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加持。为了铸就极致的功能体验,蓝鲸iDD以高性能蓝鲸发动机、全球顶级的高效率蓝鲸电驱变速器、超大容量PHEV电池和高效稳定的智慧控制系统四大技术为核心支撑,全面满足用户在电气化时代“随时随地用车无忧、悦享驾乘”的产品需求。

在动力上,蓝鲸iDD搭载的混动专用高性能蓝鲸发动机延续了蓝鲸高效敏捷燃烧系统的优秀DNA,在40%热效率的基础上升级应用米勒循环技术,并通过智能润滑系统进一步降低摩擦损失。在节能升级的同时,混动专用高性能蓝鲸发动机依然拥有出色的性能表现。以1.5L蓝鲸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例,最高功率126kW、最大扭矩260N·m的动力输出,足以笑傲同级对手。

在操控方面,为了给用户带来更为畅快的驾驭体验,高效率蓝鲸电驱变速器应用了荣获PACE国际大奖的S-Winding电机绕组、三离合器集成、高效高压液压系统、智能电子双泵等4项首发技术,实现了电驱动综合效率90%、电机控制器最高效率超过98.5%、10kw/kg电机功率密度、液压系统压力60bar等4项技术指标行业第一。更高的传动效率与毫秒级动力响应,使蓝鲸iDD实现了高效传递与动力响应的最佳平衡;而高度集成与轻量化的身材,更使蓝鲸iDD可以完美兼容48V、HEV、PHEV设计,适用于A/B/C级平台所有车型。

在电池方面,追求更快、更远、更安全的蓝鲸iDD,首款搭载超大容量PHEV电池产品。这款电池产品应用的交直流双快充技术覆盖了家用高效充电、出行快速补电等多场景需求,完美解决用户充电不便、充电时间长的使用痛点。30.7kWh的超大电量使蓝鲸iDD纯电续航里程达到130km。为了全方位无死角保障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蓝鲸iDD的电池包达到IP68国家最强防护等级,并配置一对一的电池智能安全管家,24小时不间断安全监控,全天候保障每一位用户的用车安全。

此外,蓝鲸iDD还在业内率先实现了A-ECMS全局动态能量管理算法的量产应用,其搭载的智慧控制系统拥有5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通过多核并行运算架构、A-ECMS能量管理算法、全动力域OTA、动力属性自定义等自主研发技术,保证发动机、电驱变速器、电池协同工作在最优区域内,匮电状态节油效果超过40%。同时。这套智慧控制系统还实现了动力属性的自定义,让用户通过调整动力参数智能组合驾驶风格。

加快迈向世界一流?长安汽车加速实现“2030愿景

“新四化”背景下,新一轮的汽车产业变革,本质上是技术的升级和突破。在这一过程中,长安汽车生而领先、追求极致的“蓝鲸动力”极具代表性。

2019年,面对严苛排放标准政策落地与用户对汽车产品动力需求之间的冲突,坚持智能、低碳发展路径的长安汽车,以“劲、净、静”的领先研发理念,为用户带来了兼顾强悍动力与高效节油的“蓝鲸动力”品牌。发布两年以来,搭载蓝鲸NE系列发动机的长安汽车“蓝鲸家族”车型累计销量已超200万辆,成为中国汽车动力技术的市场标杆。

作为蓝鲸动力的进化者,为技术而生,为未来而来的蓝鲸iDD,也进一步彰显了长安汽车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战略决心和发展信心。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了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0愿景,根据这一路线蓝图,全面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长安汽车,将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提出的产业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快低碳产品、低碳制造和低碳产业的发展,并会在未来五年推出26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为用户带来更为出色的新能源产品和低碳生活体验。

而据了解,蓝鲸iDD的首款搭载车型——“UNI-K PHEV”,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登场,拉开长安汽车智能电动产品矩阵的发展新序幕。这也意味着,进一步深化企业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的长安汽车,已经吹响了中国品牌登顶电气化时代发展高地的冲锋号角!

长安李伟:技术创新仍是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不同于一汽、东风,长安换帅不打算用“空降兵”。

近日,有国内媒体曝出,重庆长安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将进行重大人事调整,原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副总经理、长安 汽车 董事长张宝林经上级批准,不再在兵装及长安 汽车 任职,另有任用。关于继任者,有消息称,长安 汽车 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拟推荐朱华荣出任长安 汽车 董事长。

显然,带领长安走出至暗时刻之后,张宝林的 历史 任务也圆满完成;如今,企业发展开始迈入全新阶段,而这位超负荷运转近三载的老长安人,也迎来了自己的交棒时刻。

履新之初,张宝林所面临的,是企业早已产销量下滑趋势,市场购买力不断下降,合资品牌也纷纷打响价格战,长安 汽车 的产品生存空间跟着受到了严重的压迫。长安的阵痛期与2018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寒冬相伴而来,可以说,当年张宝林接过长安 汽车 的帅印之时就面临着内忧外患之局面。

面对全面爆发的企业发展危机,不甘于被这个时代所淘汰的长安,将其视为了一个变革的机遇。张宝林以其前所未有的危机意识,喊出“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的响亮口号,开启了长安 汽车 的“第三次创业”。

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全球布局、潜心研发,发力新能源、提升品牌力,三年时间里,长安 汽车 的变革由内而外,企业经营质量稳步爬升,焕发出无穷生命力。

“不带来效率的要全部关停运转”,过去三年,张宝林不断对自己强调这句话,并以八大改革觅前路,包括取精去粕的“三大1/2工程”改革;组织“三化”改革,即:矩阵化、扁平化、柔性化;以及人才管理机制改革、资源分配机制改革等。

挺过企业变革阵痛期、熬过经济发展大周期,走出新冠疫情阴霾的长安 汽车 ,已然迎来改革攻坚、奋力涅槃的关键时刻。

谁能勇挑重担?这一次,似乎不再有“空降兵”。被指“接班”的朱华荣,是从长安体系走出来的优秀经理人。任职总裁期间,朱华荣基于企业大战略,推动实施“北斗天枢”和 “香格里拉”计划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强化产品研发、优化产能结构,销量持续领跑行业,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带领长安 汽车 完成转型升级,进入品牌向上快车道。

附:张宝林履历

1989.06-1996.04 西南兵工局团委干事、团委副书记、书记

1996.04-1998.07 重庆长风机器厂党委书记

1998.07-2001.03 兵总成都办事处副主任、成都万友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

2001.03-2003.02 长安公司副总裁兼销售公司总经理

2003.02-2003.04 长安公司副总裁兼销售公司总经理、分党委书记

2003.04-2006.01 长安公司副总裁兼股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分党委书记2006/01至2009/12 长安 汽车 股份公司总裁

2009.12-2011.07 中国长安 汽车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长安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2011.07-2014.12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公司总经理助理、长安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2014.12 任中国长安 汽车 集团总裁

2017.04 经过国资委、中组部组织的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副职的公开遴选和组织考察,张宝林升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2017.04 张宝林同志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党组成员

2017.09 出任长安 汽车 董事长

附:朱华荣履历

1986-1991 任原江陵机器厂发研所室主任

1997-2000 在重庆大学 汽车 工程学院攻读工程硕士

2001 被重庆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

2014-12 任长安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书记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

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本届论坛围绕“融合?创新?绿色”的年度主题,聚焦行业热点话题展开研讨。

在9月4日 “开幕大会:国家双碳目标与汽车产业低碳、安全发展展望”中,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发表了题为“把握战略新机遇,拥抱汽车新时代”的演讲。

李伟表示,目前汽车产业正在面临新赛道、新产品、新政策的全面变革。传统汽车企业、造车新势力和ICT造车大军三大势力同台竞技,汽车产业不再是零和博弈、单打独斗,而是共生、共融的生态竞争。汽车在需求升级与技术革命的双驱动下,也不再单单是传统的机械运载工具。而在这些新特点之下,跨部门协同管理、法规标准持续加严也将成为常态。

不过尽管有这些新变,但不变的是技术创新仍然是本次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在李伟看来,本轮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仍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新格局与生态。随着一些科技企业掀起第二波新造车浪潮,行业将迎来持续的扩充与洗牌。同时,智能移动空间、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新概念不断涌现,未来汽车产品形态可能超出想象,有待持续探索。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本次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今天的主题是融合·创新·绿色,为了应对新的趋势和挑战,长安汽车在上个月刚刚召开了科技生态大会,在此也汇报和分享一些对于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考与认识。

一、消费升级和技术驱动,汽车行业面临颠覆变革

当前,“双碳”目标、“双循环”格局引领汽车产业重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蓬勃发展,百年汽车正进化为高科技朝阳产业。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智慧交通、绿色发展的最佳载体,也将是国家安全、社会治理的重要构成,承担着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的历史使命。

随着战略地位的日益提升,汽车产业也面临新赛道、新产品、新政策的全面变革

首先,以软件、新能源、智能化为特征的新赛道已开启,传统汽车企业、造车新势力和ICT造车大军三大势力同台竞技,汽车产业不再是零和博弈、单打独斗,而是共生、共融的生态竞争。

其次,汽车在需求升级与技术革命的双驱动下,不再是传统的机械运载工具,将被重新定义为大型移动智能与计算终端、新型的储能单元、第三智能移动空间以及数据采集载体。

同时,跨部门协同管理、法规标准持续加严将成为常态。近期密集出台的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监管政策,都反映了国家对智能新能源汽车的高度重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三大机会

一是中国四个自信增强、产品质量提升、技术创新涌现,国潮消费日益高涨,为中国品牌迎来最佳机会。

二是智能化、电动化、数字化带来产业重塑,价值被低估的中国品牌,将迎来品牌焕新、价值回归、换道超车的最佳机会。

三是数字化驱动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结合,产业与用户直通直联,充满活力的中国品牌拥有抢先起跑的最佳机会。

可以看到,技术创新仍然是本次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三电技术深刻改变了以发动机为核心的竞争格局和供应生态;智能技术重构了人车关系,用户体验替代机械性能成为产品决胜的关键;数据技术推动汽车充分融入万物互联,汽车的社会属性空前重要。因此,新赛道、新产品、新政策,本质上都源于新技术革命在汽车这一载体上的充分应用。掌握核心技术要素的企业将获得更强的话语权,为未来竞争奠定基础。

此外,本轮转型升级仍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新格局与生态。随着一些科技企业掀起第二波新造车浪潮,行业将迎来持续的扩充与洗牌。同时,智能移动空间、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新概念不断涌现,未来汽车产品形态可能超出想象,有待持续探索。但无论赛道和产品如何变革,只有紧跟国家“双碳”战略,并具备更高创新效率、更快转型速度的企业,才能优先获得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

二、创新为先,长安加速转型科技公司

为了把握本轮战略机遇,长安汽车于2017年启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通过四年实践,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体会到了创新和转型红利。

产品方面,今年1-8月,长安品牌汽车销售突破120万辆,同比增长39%,成为第一个突破2000万销量的中国品牌。我们以客户为中心,敏锐洞察新一代消费者需求,成功推出了PLUS系列、UNI序列爆款产品,并即将推出全新产品——C385和E11车型,带来全新的科技体验。

技术方面,我们深入推进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和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累计投入近100亿元,掌握了500余项智能低碳技术,其中有48项技术在国内首发,包括生态大会上首发的新一代超集电驱、APA7.0远程无人代客泊车系统、全场景数字孪生开发开放平台等。

三、面向未来,长安持续构建核心能力

面向未来更低碳、更智能、更安全的新时代竞争,长安将全力推动第三次创业的实施,也在生态大会发布了新的目标和战略。

一是明确新定位,全面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重塑“新汽车+新生态”,打造伙伴长安、奋斗长安、共赢长安、价值长安和责任长安。

二是确立新目标,向世界级品牌迈进。到2025年,长安品牌销量将达到300万辆,新能源占比达到35%;2030年成为世界级品牌,销量将达到450万辆,新能源占比达到60%,海外销量占比达到30%。

三是构建新产业模式,携手战略伙伴,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平台,地上全场景”新的产业模式,并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方案,开启共赢发展新格局。

同时,长安汽车将推进六大战略行动:一是以新品牌打造新形象,二是以新平台打造新产品,三是以新汽车开创新生活,四是以新营销创造新价值,五是以新服务增添新体验,六是以新生态构建新格局。

为此,我们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全新的“6337”技术能力,为企业转型奠定底层基础。

“6”是全新的汽车六层架构,在机械层,打造高集成度、高性能的机械架构,零件数量和装配时间减少30%;在能源层,开发超集电驱系统,最高效率突破95%;在电子电气架构层,推出高安全、高扩展的中央环网架构,人工智能算力超过500TOPS;在操作系统层,建设实时Linux和微内核系统,开发数字系统中间件;在应用软件层,研究数据和算法驱动的智能驾驶软件平台,打造具备场景引擎、多模融合与智能推荐的移动体验与服务空间,实现整车服务化;在云端大数据层,自主研发百万级多合一车联网混合云平台。

第一个“3”是智能制造、智能管理、智能产品的三大新运营体系,推动从传统制造企业向新型科技企业转变。制造方面,建设C2M模式的工业4.0工厂,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实现工厂的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管理方面,建立大数据运营、场景运营、算法模型三大体系,形成全集团数字化智能管理构架;产品方面,基于传统赛道的方舟架构和新赛道的SDA架构,为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全面的产品矩阵。

第二个“3”是数字化的云、数据闭环的网、软件服务化的平台三大数字经营底座,包括打造多云管理平台,推动数据服务全面云化;建立全要素工业互联网,全面连接客户、员工、供应商、经销商、合作伙伴等;构建数字产业平台,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直连直通。最终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打造万物互联的数字化长安。

“7”是新汽车智能化的“芯屏器核图网天”七大核心专项技术。全面掌握芯片和屏幕定制开发、域控制器设计、核心操作系统和算法研发、地图采集和应用、高速网络通信、星地协同定位等核心能力,“十四五”期间将推动近20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合作伙伴共建全新能力平台,为六层架构赋能。

未来五年,预计全产业链累计投入1500亿元,打造科技公司技术生态,加快构建软件和智能化能力。到2025年,智能化软件人才占比达到50%;同时大力引进领军人才,打造全球优秀人才聚集高地。

面对国家双碳目标与汽车产业新发展长安汽车将秉持技术为本、开放共享的理念,愿与业界同仁携手,共研技术、共建平台、共营品牌、共享资源,构建未来汽车创新生态,共同拥抱汽车新时代!

谢谢大家!

文章标签: # 汽车 # 长安汽车 # 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