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使用指南 使用指南

特斯拉机器人长什么样,特斯拉智能机器人多少钱

tamoadmin 2024-05-27 人已围观

简介1.特斯拉总裁马斯克的机器人“擎天柱”公布 小米发布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成本近百万  小米发布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成本近百万,小米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 CyberOne 身高 177cm,体重 52kg,艺名为“铁大”。小米发布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成本近百万。小米发布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成本近百万1  雷军在个人微博上晒出了本人与CyberOne的合影,

1.特斯拉总裁马斯克的机器人“擎天柱”公布

特斯拉机器人长什么样,特斯拉智能机器人多少钱

小米发布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成本近百万

 小米发布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成本近百万,小米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 CyberOne 身高 177cm,体重 52kg,艺名为“铁大”。小米发布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成本近百万。

小米发布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成本近百万1

 雷军在个人微博上晒出了本人与CyberOne的合影,表示:CyberOne第一次登台,有点小紧张。

 据悉,CyberOne是小米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它高1.77米,重52kg,狮子座,他在人形机器人界算是大个子”,工程师给起了个小名,叫铁大”。

 他有聪明的大脑,能感知45种人类语义情绪,分辨85种环境语义;小脑也特别发达,小米自研全身控制算法,协调运动21个关节自由度;视觉敏锐:Mi Sense视觉空间系统,三维重建真实世界;四肢强健:全身5种关节驱动,峰值扭矩300Nm。

 雷军指出,CyberOne背后的智能、机械能力,全部由小米机器人实验室全栈自研完成,背后有无数的软件、硬件、算法的开发工作,投入巨大。

 CyberOne的研发涉及包含仿生感知认知技术、生机电融合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视觉导航技术等各领域的尖端技术。

 各领域的技术突破也将催生更多的应用场景落地,例如以机械性能为核心的工业机器人、以情感识别技术为核心的家庭陪伴机器人、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核心的公共服务机器人等。未来将会在越来越多的小米产品上看到CyberOne的影子。

小米发布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成本近百万2

 小米分享了在智能机器人探索方面的最新进展,小米首个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 CyberOne 正式亮相。

 小米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 CyberOne 身高 177cm,体重 52kg,艺名为“铁大”。

 小米表示,“铁大”采用了多种技术,能感知 45 种人类语义情绪,分辨 85 种环境语义;搭载小米自研全身控制算法,可协调运动 21 个关节;配备了 Mi Sense 视觉空间系统,可三维重建真实世界;全身 5 种关节驱动,峰值扭矩 300Nm。

 小米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 CyberOne 演示视频:

 小米表示,CyberOne 的智能与机械能力,全部由小米机器人实验室自研完成。这背后有无数的软件、硬件和算法的开发工作。

 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智能机器领域,技术集成度最高、难度最大的挑战,小米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第一阶段。Cyberone 每天都在学习新技能。小米相信,智能机器人将来一定会走进人们的生活。

小米发布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成本近百万3

 自马斯克为了人形机器人,特意将 8 月 19 日的特斯拉 AI 日改到 9 月 30 日,谁也没有想到,业内第一家推出人形机器人的公司,居然会是小米。

 8 月 11 日晚间,小米举办了秋季新品发布会,除了传统的数码产品,小米 MIX Fold 2 折叠手机、小米 Watch S1 Pro、Redmi K50 至尊版等,本次发布会最大亮点来自于小米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 "CyberOne",或是为了凸显权重程度,小米将这款人形机器人放在了压轴发布。

  " 铁大 " 亮相

 CyberOne 是继去年小米仿生四足机器狗 Cyberdog 后,小米机器人 Cyber 家族的新成员,在内部,CyberOne 昵称为 " 铁大 ",高 1.77 米,重 52kg。雷军说,人形机器人需要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每台的成本高达六、七十万元,目前还不能实现量产。

 官方把 CyberOne 称为 " 更像人的机器人 ",具有高情商、可感知人类情绪,视觉敏税、可对真实世界三维虚拟重建," 小脑 " 发达、可实现双足运动姿态平衡,四肢强健、动力峰值扭矩 300Nm 等能力,支持多大 21 个自由度,并能实现各自由度 0.5 毫秒级别的实时响应,模拟人的各项动作。

 相比之前的 Cyberdog,CyberOne 的研发难度更高,以上肢关节电机为例,小米自研了一枚重量仅 500 克,额定输出扭矩达 30nm 的电机,保证上肢灵活性。它的髋关节主要电机瞬时峰值扭矩可达 300nm,配合自研的人形双足控制算法,行走姿态更加平稳。其他方面,CyberOne 支持单手握持 1.5 公斤重物、反向拖动上肢复现运动等功能。

 除了机械部分,CyberOne 搭载小米自研 Mi-Sense 深度视觉模组,结合 AI 算法,使其巨头完整的三维空间感知能力,更能够实现人物身份识别、手势识别、表情识别功能,雷军在发布会上说 " 不仅看得到也能看得懂 "。

  千亿市场正待开启

 在小米之前,马斯克在 7 月初,将原定于 8 月 19 日举办的特斯拉 AI 日,改到 9 月 30 日,届时将发布特斯拉首款人形机器人原型机 Optimus(擎天柱)。

 海内外当时一度为之振奋,在 A 股市场,人形机器人也成为近期的热门概念,相关概念股已经先 " 燥热 " 了一番。

 产业链上的公司,如减速器龙头中大力德半个月内录得 8 个涨停板并创下历史新高,近两个月股价最大涨幅超 260%。6 连板的鸣志电器两个月内股价最大涨幅超 200%,绿地谐波 6 月以来最大涨幅超过 170%,埃斯顿、禾川科技、汉宇集团、巨轮智能等相关概念股均有不错表现。

 民生证券预计,到 2025 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630 亿元,到 2030 年达到 3720 亿元。

 民生证券机械行业首席研究员李哲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相比工业机器人,首先是应用场景更加通用,因其人形造型更易于接受,有可能打破工厂、商用和家用壁垒,成为一个真正通用的产品;其次,可作为天然的商业入口,之后很多商业价值,会从人形机器人身上得到反应。

 但是李哲也强调,从技术难度上来讲,相比传统的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体积、重量和散热的难度都要大很多。" 如果从执行机构来看,主要是在伺服驱动器和斜坡减速器," 李哲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除此之外,像手指的运动,空心杯点击,以及散热系统,都是比较难突破的技术。"

  行业仍在起步期

 但是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千亿市场,国内的玩家却是屈指可数,目前仅有一家公司优必选,国际上,则以软银开发的 Nao 和 Pepper、波士顿动力和本田 ASIMO 为代表。

 李哲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称,人形机器人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说运动平衡性、智能水平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综合难度是最高的,所以进入的公司也不多。

 雷军在发布会上也坦言,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人形仿生机器人的技术集成度最高、难度也最大。

 作为一款服务产品,人形机器人最终需要结合场景做落地应用。小米表示,自动驾驶部门的很多技术,也应用在 CyberOne 上,又构成了仿生机器人的大脑。据了解,特斯拉在智能驾驶领域也已经实现了纯视觉的解决方案,相关 FSD 系统可以直接用于人形机器人的机器视觉领域。

 从产业进程来看,李哲表示,总体来看,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仍然都还处在相对较低、实用性不强阶段。

 发布会上,雷军说到,小米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第一阶段,CyberOne 每天都在学习新的技能," 我们相信,未来智能机器人一定会走进人们的生活 "。

特斯拉总裁马斯克的机器人“擎天柱”公布

当地时间9月30日,特斯拉人工智能日(AIDay)在美国加尼福尼亚州帕罗奥图开幕。

这是特斯拉历史上第二个AI日活动。特斯拉特意将今年的AI日延迟了一个多月,主要是为了能向大众展示其能够运转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

就这点而言,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确实说到做到了。

活动现场,擎天柱的原型机在万众期待下走上舞台,其内部构造一览无余,关节、骨骼、线路等都清晰可见。它向观众挥手,并在空中挥舞着胳膊。马斯克表示,这是机器人首次在没有系绳的情况下运行。在现场展示的视频中,擎天柱还可以在办公室内用喷壶浇花、双手搬运物料等等。

但机器人的这些能力并没有打动业内专家。

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一篇评论员文章直言,特斯拉未能通过其新的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展示任何独特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

来源:特斯拉AI日活动视频截图

IEEE:量产和价格预期“毫无意义”

IEEE的文章称,去年8月特斯拉2021年AI日结束时,马斯克提出了“特斯拉机器人”概念,一种机电驱动的自主性双足“通用”人形机器人。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机器人的原型将在2022内完成。在2022年的AI日上,特斯拉机器人原型确实有登场亮相,但事实证明,之前的炒作过度了。

“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几乎没有看到有迹象表明特斯拉会比其他任何人更擅长解决这个问题。特斯拉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或令人兴奋的东西能为马斯克超越其他从事类似工作的公司的愿景提供任何独特的基础。我将重申我一年前说过的话:困难的部分不是建造机器人,而是让机器人做有用的事情。”文章如是写道。

对于擎天柱原型机当天在现场的行走演示,IEEE文章的作者评论称,他并没有感到特别印象深刻,只是感到一些困惑。在展台上,“擎天柱”做的动作做得很少,步履还有些蹒跚,动作僵硬。这意味着它所做的“动作”很可能够是完全脚本化的,所以并不知道这个机器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自行平衡。

实际上,马斯克当时也介绍,为保持安全,他们不想让机器人在舞台上做太多的动作,让它“摔个狗吃屎”。

不过,对于现场视频展示的浇花的能力,IEEE文章指出,抓住喷壶有些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使机器人抓住纤细的喷壶手柄看起来不那么容易。另外,对于机器人拾取物体并试图将其放入垃圾箱的动作,但由于放置成功之前,视频被剪切了,IEEE表示,这让他们认为这个视频是特斯拉精心策划的方案。

在AI日现场,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有信心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量产,最终产量将达到数百万台。据马斯克预计,擎天柱的售价将不到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万元)。

对此,IEEE直言,在目前看来这些“预期”和数字毫无意义。

TechCrunch也评论称,除非特斯拉的AI团队在让机器人如人类般执行任务方面取得了非常快的进展,否则消费级产品似乎不太可能在明年推出。

而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科学名誉教授、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媒体专家PeterJ.Bentley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邮件采访时评价称,只要投入的资金足够,要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并不是没有可能,但机器人能不能按设计预期那样完成工作,还是另外一码事。

来源:特斯拉AI日活动视频截图

专家:没必要开发双足,应专注手的研发

对于擎天柱未来的发展,IEEE文章认为,在中短期内,特斯拉很难找到擎天柱在独特用途方面的定位。

SRIInternational的机器人临时总监亚历山大·克恩鲍姆(AlexanderKernbaum)向CNBC表示,要创造一种可以在工厂中发挥作用的机器人,特斯拉真的没有必要开发双足机器人。他解释说,“对于工厂环境来说,移动性应该尽可能简单,这意味该用车轮走路,而不是腿。”

一方面,机器人的腿需要大量的动力,这会给特斯拉专门为机器人开发的电池带来更多负荷。此外,双足机器人就像人一样,容易被绊倒和摔倒,而轮式机器人就不太可能翻倒。克恩鲍姆建议,安全问题标准应该对标工厂机器人。

克恩鲍姆认为,特斯拉更适合专注于研究机器人手。他说:手就像终极的多功能工具。灵巧性和手持物体操作是10年来的巨大挑战之一,它将对所有精密制造产生明显影响。

“实际上,人形机器人能够做多少是移动性和人工智能能力的复合问题。”卡内基梅隆大学机械工程助理教授、研究人类运动的研究员埃尼·哈利拉杰(EniHalilaj)对CNBC表示,模仿人类移动性将受到限制,部分原因是目前人类对自己的移动性知识的掌握也有限制。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我们仍然没有完全理解。”哈利拉杰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对它进行逆向工程,这使得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控制具有挑战性。例如,我们仍然不明白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如何选择特定的肌肉协调模式来执行日常任务,这是生物力学和神经控制的巨大挑战之一。

仿生学的成功取决于我们对生物系统的理解。哈利拉杰解释称。

“人类所做的很多事情对机器人来说非常非常困难,这点并不会因为机器人是手臂状还是人形状而改变。”人形机器人公司AgilityRobotics的首席技术官赫斯特告诉路透社。

万众期待下,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北京时间10月1日早间,2022特斯拉AI日召开,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出席,并介绍了“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特斯拉FSD以及Dojo超级计算机的相关进展。

本次AI日最大亮点来自于特斯拉首款人形机器原型机——擎天柱Optimus,或是为了凸显权重程度,特斯拉将其展示放在了第一个环节。

“擎天柱”亮相

特斯拉首先是通过一段视频展示了擎天柱在汽车工厂搬运箱、浇水植物、移动金属棒等操作作。

接着,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展示了“擎天柱”机器人准备投产的版本,他说,“目标是尽快制造出对人类有用的人形机器人。”

马斯克透露,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未来的产量可以达到数百万台,预计价格不到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23万元),比汽车便宜。会上,特斯拉展示了“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研发过程的不同版本。特斯拉工程师表示,正在努力降低“擎天柱”机器人的功耗和零件数量。

Optimus头部配备与特斯拉汽车相同的摄像头等传感器阵列,算力支持由FSD(FullSelf-driving,自动驾驶)芯片提供,同时与汽车共用AI系统,利用Dojo超级计算机的训练机制去提升机器人的功能。

马斯克透露称,此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的实用性将逐年提升。在未来,一台家用机器人可能比一辆汽车更便宜,“也许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就可以给父母买一个机器人作为生日礼物了”。

千亿市场仍需跨越四座“大山”

在“机器换人”的趋势下,机器人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民生证券预计,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30亿元,到2030年达到3720亿元。

但是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千亿市场,国内的玩家却是屈指可数,目前仅有一家公司优必选科技,国际上,则以软银开发的Nao和Pepper、波士顿动力和本田ASIMO为代表。

而作为一款服务产品,人形机器人最终需要结合场景做落地应用,但可以看到,与家庭清洁、送餐、物流等机器人相比,目前的人形机器人还很难见到比较成熟的落地应用。

民生证券机械行业首席研究员李哲此前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说运动平衡性、智能水平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综合难度是最高的,所以进入的公司也不多。从产业进程来看,总体来看,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仍然都还处在相对较低、实用性不强阶段。

优必选科技CTO熊友军也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达了同样观点,“人形机器人产业还处在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他认为,横亘在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之路上的,有成本、技术、资金和人才着四座“大山”。

“从成本端,过去人形机器人动辄就要百万美元的售价,因为要在人类生活的非结构性环境中实现自如运动并完成复杂任务,对人形机器人的灵活性要求更高,这需要更复杂的结构等来实现,”熊友军告诉记者,例如伺服驱动器就会占据一半以上的整机成本,尽管在相关机器人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成本一直在稳步下降,但要让“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仍然任重道远。

小米CEO雷军在8月份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也坦言,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人形仿生机器人的技术集成度最高、难度也最大。

从技术角度而言,“人形机器人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复杂技术,在早期商业化程度不高的阶段,想要打造一台人形机器人,就意味着企业要具备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熊友军告诉记者,如伺服驱动器、机械传动、运动规划与控制、计算机视觉与感知、智能语音交互、SLAM与导航、人机交互和手眼协调等核心技术。技术研发也是优必选科技一直在大力投入的方面。

此外,熊友军还提到,在资金端,人形机器人早期研发的投入是巨大的。而在人才端,两年前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人才缺口就已经达到500万,预计未来几年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增加,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整体受制于人才短缺。

行业拐点临近,软件生态成关键

在特斯拉之前,小米抢先发布了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市场当时一度为之振奋,在A股,人形机器人也成为热门概念,相关概念股已经先“燥热”了一番。

产业链上的公司,如减速器龙头中大力德半个月内录得8个涨停板并创下历史新高,近两个月股价最大涨幅超260%。6连板的鸣志电器两个月内股价最大涨幅超200%,绿地谐波6月以来最大涨幅超过170%,埃斯顿、禾川科技、汉宇集团、巨轮智能等相关概念股均有不错表现。

李哲此前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相比工业机器人,首先是应用场景更加通用,因其人形造型更易于接受,有可能打破工厂、商用和家用壁垒,成为一个真正通用的产品;其次,可作为天然的商业入口,之后很多商业价值,会从人形机器人身上得到反应。

从产业链视角来看,熊友军认为,特斯拉效应会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带来新的活力,这不仅仅意味着增量的零部件订单,也意味着更多人才和资金的进入,更意味着行业拐点的临近。“从过去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的发展规律来看,一个智能终端产业成熟的标志是形成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的完善生态。”

熊友军分析称,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硬件生态已经形成,中国企业在传感器、芯片、伺服驱动器、减速器乃至控制器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斯拉等更多企业投身人形机器人产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将有可能极大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中国企业也将受益于本就占据了核心技术优势的环节。

但相较于相对成熟的硬件,“人形机器人的软件生态还在形成过程中”,熊友军表示,只有产品保有量、用户数量达到一定基数时,才具备了软件生态繁荣发展的土壤。倘若新产品能够切实满足更多需求,可以预见,也将为软件生态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标签: # 机器人 # 人形 # 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