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使用指南 使用指南

蔚来汽车李想个人简介,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想

tamoadmin 2024-06-15 人已围观

简介1.李想:奥迪宝马奔驰是无脑竞争,蔚来销量没2.“二李”分道扬镳,理想和蔚来正驶向不同的终点3.李想:汽车行业有个假门槛 ,给我10亿美金做到盈利蔚来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品牌。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蔚来致力于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打造全球范围内的 “用户品牌”。2014年11月,蔚来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深刻理解用户的顶尖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家联合发起创

1.李想:奥迪宝马奔驰是无脑竞争,蔚来销量没

2.“二李”分道扬镳,理想和蔚来正驶向不同的终点

3.李想:汽车行业有个假门槛 ,给我10亿美金做到盈利

蔚来汽车李想个人简介,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想

蔚来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品牌。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蔚来致力于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打造全球范围内的 “用户品牌”。

2014年11月,蔚来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深刻理解用户的顶尖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家联合发起创立,并获得淡马锡、百度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

蔚来是立足全球的初创品牌,已在圣何塞、慕尼黑、伦敦、上海等13地设立了研发、设计、生产和商务机构,汇聚了数千名世界顶级的汽车、软件和用户体验的行业人才。?

2016年11月21日,蔚来在伦敦发布了英文品牌“NIO”、全新Logo、全球最快电动汽车EP9。 2017年4月19日,蔚来携11辆车亮相2017上海国际车展,这是蔚来品牌的中国首秀。量产车蔚来ES8首次揭开面纱,旗舰超跑蔚来EP9开启预售。ES8是一款高性能7座纯电动SUV,计划2017年内正式发布,2018正式开始交付。?

2018年8月报道,蔚来汽车将于9月18日美股上市,募集10亿美元,市值60~80亿美元。

扩展资料:

蔚来EP9

蔚来EP9是一款动力达1360匹马力的电动超跑。2016年10月12日,EP9在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创造了7分05秒的电动汽车圈速记录 ,11月4日又以1分52秒的成绩刷新了法国Paul Ricard赛道的电动汽车圈速。?

蔚来EP9搭载了4台高性能电机以及4个独立变速箱,能够输出1,360匹马力的强劲动力,0到200公里加速7.1秒,极速313KPH。EP9采用弹匣式可换电池系统,快充模式下充满电仅需45分钟,续航里程可达427公里。EP9 搭载了 DRS可调扰流控制系统,包括采用了三种可调模式的动态尾翼系统和全尺寸底盘扩散器等空气动力装置,使得EP9在每小时240公里的速度下能够获得高达24,000牛的下压力 。?

EP9应用前瞻性的整车电控架构及传感器系统布局,可以适用新的无人驾驶技术。同时EP9应用了蔚来“Know-Me”人性化交互设计理念。?

2017年2月23日,无人驾驶版EP9在得克萨斯美洲赛道(Circuit of the Americas)创造了每小时257公里的速度纪录。?

2017年2月23日,EP9在得克萨斯美洲赛道(Circuit of the Americas)以2分11秒的成绩打破了此前由迈凯轮P1所保持的2分17秒量产车圈速纪录。?

2017年3月16日,EP9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以2分01秒的成绩创造了该赛道量产车圈速纪录。该成绩较此前由奔驰SLS AMG所保持的圈速提升了24秒。?

2017年5月12日,EP9在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以6分45秒90的成绩创造了该赛道当时的历史圈速纪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蔚来汽车

李想:奥迪宝马奔驰是无脑竞争,蔚来销量没

理想汽车的理想只是造车?不,理想汽车不止想造车,而是在布一个大局。

造车新势力普遍都缺钱,但理想汽车最近却斥巨资领投了一家无人配送企业。

扉旅汽车了解,无人配送初创企业新石器近期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融资规模近2亿元人民币,而此次领投的正是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是李想在2015年创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2019年更名为理想,希望打造“没有续航里程焦虑”的中大型SUV。2019年4月10日,理想汽车旗下首款车型理想ONE上市,售价为32.80万元。

理想汽车的造车大业还在继续,这次却在无人配送领域赌下重金,此意为何?

事实上,从资金层面来讲,理想汽车也并不富裕。

从可查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理想汽车营业收入约为527.76万元,净利润约为-6.29亿元,资产总额约为58.42亿元,负债总额为9.31亿元。

而从融资额角度来看,理想汽车与同是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相比也不乐观。

扉旅汽车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蔚来汽车主体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已累计融资12次,融资金额已超443亿元。小鹏汽车累计完成8轮融资,融资金额约168亿元。而理想汽车目前仅完成C轮融资,约合人民币109.7亿元。

虽然差钱,但理想汽车在布局上却不差事。

与其他新势力不同,当大家都在专注研究自动驾驶技术时,理想汽车却选择了无人配送领域,这都源于李想的战略方向。

李想认为,L4级自动驾驶应该先从特定使用场景、以服务运营的方式开始,逐步提升整个运营网络的可控性,所以L4要先从出行服务和物流服务切入市场。

而新石器正是专注无人驾驶物流领域的。据了解,新石器是一家起步于无人配送的无人车公司。新石器累计生产并交付了225台无人车,此前在常州建立了年产能1万台无人车的工厂。

“股东理想汽车意图加大无人配送领域的投入”,对于理想为什么领投新石器,新石器CEO余恩源这样说到。

如此看来,布局无人配送领域,正好符合李想对理想汽车战略布局的预期,这钱也算花在了刀刃上。

虽然对无人配送领域大力投入,但对于造车,理想汽车也丝毫没有松懈。

2月2日,理想汽车发布交付延期通知,针对于原计划交付时间为2月份、3月份的用户,会努力将延期交付时间控制在一个月以内,也就是在3月份、4月份完成交付工作。

就在交车迫在眉睫之际,理想汽车增资旗下电池工厂,据媒体报道,近日,常州车之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公司注册资本由原来的7000万人民币新增至约9500万人民币,上涨幅度约36%。该公司由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即理想汽车)100%控股,也是理想汽车旗下的锂电池工厂。

有推测称,理想汽车增资旗下电池工厂后有望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产能,保障理想ONE后续交付。

如果能够顺利保障按时交付,理想的造车之路也会更加顺利。

更让人意外的是,在开年之际,理想汽车还实现了销量逆袭。

数据显示,理想ONE在2020年1月销量为1205辆,仅次于1485辆的蔚来汽车,成功挤掉小鹏和威马,挤进造车新势力三甲,位居第二。

除此之外,理想汽车也在同时加快IPO的步伐。据路透社报道,理想汽车已申请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计划筹资至少5亿美元,最早于2020年上半年上市。

如果顺利的话,理想汽车将会成为继蔚来汽车之后在纽约上市的第二家中国造车新势力。

如此看来,理想汽车是多管齐下,一边造车,一边布局,作为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有些特立独行,这样的特立独行能否让理想汽车突出重围,实现李想的大理想,路还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二李”分道扬镳,理想和蔚来正驶向不同的终点

近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与雪球创始人、董事长方三文参加线上直播。从智能汽车到自动驾驶再到动力电池,从理想到特斯拉再到蔚来,在2个小时的直播中,李想聊了很多汽车行业的热点话题。?

“穷孩子有穷孩子的做法”

“理想汽车年销量达到多少时,净利率可以为正?”

面对方三文的提问,李想没有正面回答。他模棱两可地表示:“我们很快就能达到。”而在李想看来,理想净利润能够由负转正的原因有二,一是健康的财务状况,二是积极的销售成绩。?

李想清楚地记得2014年是新造车运动的高点,那时造车新势力们融资更加容易,也不用考虑盈利。“2015年乐视汽车大家排着队投资,这件事变成了军备竞赛,起初的商业设计就是高举高打”。用李想的话说就是,单靠梦想、产品特长或者技术特长就能获得成功。

然而李想却没能赶上那个粗放的年代。2015年7月,理想汽车才正式成立。而在成立之初,理想就赶上了股灾,融资环境已大不如从前。在李想看来,理想汽车的融资进程一直不太顺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资本寒冬的理想汽车却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李想介绍,理想汽车从业务架构设计、运营能力、组织能力、绩效体系、用户定位、产品节奏把控,以及要花的任何一笔钱,都要精确预算,一切都在企业完整的系统中运营,总而言之一句话“不能乱花钱”。

李想在直播中透露,理想汽车在北京总部的办公楼,每平米租金只有1块多钱。“在北京,你再找不到更便宜的地方了。不是我们缺这些钱,而是创业企业必须这样管理。”

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该花的也从不吝啬。2019年2月,理想汽车斥资6.5亿元从力帆手中购得资质,成为首批拥有造车资质的新势力企业。李想介绍,目前理想汽车有50%的钱用于研发,剩余30%用于工厂,只有不到20%的钱用于营销和人员。

李想强调,理想汽车可以保证汽车卖出去之后,能获得健康、正向的现金流,如果未来理想汽车IPO,公众就可以看到这些经营数据。据此,李想认为“大概只需花10亿美金,就可以让公司盈利”,他还透露“C轮融到的5亿美元,理想汽车现在还没有动”。

此外,李想还对外界对蔚来的质疑做出了回应。李想强调,蔚来在销量和收入方面绝不会。“瑞幸出问题以后,所有人去质疑蔚来,没有必要质疑蔚来的销量。不会有任何车企在销量上,在中国更是没有办法,蔚来的销量就是标准的法律注册量。”

理想最新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理想ONE从2月起连续两个月力压宝马5系PHEV和大众帕萨特PHEV,成为中国市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第一名。然而对于理想汽车2020年的整体交付情况,李想却表示不做预测,原因是疫情的不确定性。

“汽车行业有很多可突破的地方”

“过去汽车行业壁垒太高了,但所谓的壁垒是拿钱而不是实力堆出来的,所以我说这个行业可突破的地方又很多”,在李想看来,目前汽车行业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汽车厂商战略不清晰,二是汽车研发门槛是个假门槛。

李想认为,目前大部分汽车厂商在战略方面是不合格的,连最基本的战略集中也没有做到。他拿手机行业的发展和迭代类比,“苹果干掉传统手机,不是简单地靠技术和软件实现,而是苹果在战略上与竞争对手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诺基亚的产品多到看不完,但苹果只有几款产品。如果苹果当年像诺基亚那样一年推出几百款手机,苹果也不是现在这个利润。”?

回到汽车行业,李想表示目前宝马的3系、5系、7系、X3、X5、X7六款车型为其贡献了80%的收入和90%以上的利润。据此,他认为像奔驰宝马奥迪大众这样的企业利润翻一倍并不难,只需要把车型砍掉三分之二,销量不会有任何下降,而利润则可以翻一倍。?

“过去一百年,厂商之间的竞争是无脑的竞争,你学我、我学你,出现了很多全新的车型。但每研发一个车型都要花费巨大的投入,如果把现有的车型砍掉三分之二,利润就能翻一倍。”

也正因如此,奔驰宝马奥迪之间竞争多年,但地位没有发生太大改变,最终的结果是“大家谁也没有把谁干掉。”在李想看来,靠规模产生的成本降低,很快就有遇到瓶颈,只有把少数的产品做到极致,用户对品牌的溢价才能产生利润。

另一方面,李想认为汽车研发的门槛高是个假门槛。“汽车研发不需要花那么多钱,只不过因为过去没有外部竞争,于是这个门槛越积越高。大家好像都在说,好像传统厂商做电动车,就能把造车新势力干掉。”

然而到目前为止,传统厂商所谓的竞争与超越也并没有对造车新势力形成任何有效打击。“四五年过去了,请问中国的传统厂商,哪一家干掉蔚来的es6了?包含我们也是一样的,二月份三月份几乎大部分城市,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这个品类里我们都是第一名。”

对于新造车企业而言,汽车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他们突破的地方。李想认为,传统车企的管理一定是有问题的,只是过去没有外来者竞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李想:汽车行业有个假门槛 ,给我10亿美金做到盈利

李想说,在他还是蔚来董事的时候,他也认可,换电是最接近加油的体验。蔚来先到先得,当李想准备决定造车时,他是不会选择再去复制昔日队友的路线。

李斌与李想造车初期,都聚焦一个问题:解决里程焦虑。

最终理想选择了增程,通过大电池+加油的方式,解决不同场景的里程焦虑。

李想当时不做换电的原因还有一个:换电太烧钱。

尽管增程路线动不动就被友商diss,但是理想用极致的产品定义,构建出了高端市场现象级的产品力。

在蔚来与理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各个细分市场击败BBA已经成为一种市场策略,理想甚至更聚焦,第一阶段只做SUV。

这大概也是李想与李斌唯一的共识:高端车市场更有未来。

除此之外,在商业模式、经营策略上,二者早已渐行渐远。

最近,李想分享了一张关于理想汽车经营理念的,核心就是如何让品牌、产品、研发、交付以及毛利率每一个飞轮能够快速旋转起来,并且随着发展进入临界点,旋转会越来越快速。

图源:理想汽车

李想所提到的构建大产品的经营模式和飞轮效应,核心只有一个——效率

巧合的是,去年底,蔚来也分享了自己关于体系竞争力的思考。这种巧合的时间点,也来自二者正处于同样的发展阶段:

年交付量超过10万辆,经营收入超过400亿后,新一代产品正在切换,理想与蔚来试图想要说服,他们对于即将迈入千亿规模已经做好了准备。

蔚来展示的体系竞争力分为四个象限——车、超越汽车的生活方式、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数字体验。而这四个象限的内容实际上都指向一点:烧钱。

图源:蔚来汽车

其实两张图就说明了一件事:

理想与蔚来在打造各自体系力上的差别,一个能抠就抠,一个能花就花。

至此,理想与蔚来,这对初代新造车的队友,除了市场体量相当,在造车这条路上实际早已分道扬镳。

而二者对于体系力的思考,理想注重经营效率,蔚来押注长期投入,这种分歧,在2022年的财务数据中,已经体现的非常明显。

均价37万的蔚来比均价33万的理想更焦虑

最近,理想和蔚来的2022年财报发布后,在同样年营业收入超过400亿后,从财务数据看,押注长期投入的蔚来还在持续烧钱,注重经营效率的理想止亏近在眼前。

尽管按照年报中新车销售数据来计算,2022年,蔚来的平均售价超过37万,理想的平均售价超过33万。但均价更高的蔚来比理想压力大得多。

最大的分化体现在毛利率上:2022年理想全年毛利率19.4%,基本上保持着理想20%毛利率的小目标,而蔚来的毛利率则降至10.4%。

图源:理想2022财报截图

这种分化在亏损数据中也有所体现:理想2022年经营亏损为36.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59.3%,蔚来全年的经营亏损121亿元,同比扩大超过300%。

图源:蔚来2022财报截图

亏损的原因主要还是毛利无法覆盖高昂的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在这两部分,去年理想与蔚来的花费差距不小。

研发费用方面,理想去年投入67.8亿元,保证着每年营收10%的投入;蔚来全年研发费用更高,达到108.36亿元。

蔚来研发费用高于理想是很好理解的,蔚来产品体系复杂,还有第三代换电站的研发投入,欧洲市场的研发投入,甚至还在自己研发手机,这些都比理想多了更多额外投入。

而在销售及管理费用上,去年理想投入56.6亿元,蔚来则是理想的近一倍,达到105.37亿元。

从亏损程度和毛利率水平来看,李想显然更有信心,他说希望今年是实现连续盈利的开始,李斌则表示,希望明年能够实现盈亏平衡。

在提升毛利、停止亏损的时间点上,理想与蔚来正在拉开距离。

“抠厂”理想的CFO李铁十分会精打细算,他认为在发展初期,需要在研发投入和财务指标的追求中取得一个平衡。所以,尽管很多人质疑理想在智能化的投入程度,但是在经营效率面前,只有时间点的选择。

蔚来则坚持着继续深挖“护城河”,对于在低毛利率、高亏损之下如何扭转局面,蔚来财务高级副总裁曲玉觉得,该花还得花。今年蔚来计划在全国投入1000座换电站,按照一座换电站200万-300万的标准计算,这意味着蔚来今年在换电站建设上要新增20亿-30亿的投入,但曲玉认为,能源基础设施的持续部署不仅有益于用户满意度,还会助力销量增长。

但这并不意味着毛利更低的蔚来,与可能率先实现盈利的理想,可能就此一分胜负。

实现连续稳定盈利,理想靠什么

一直以来,理想并不是蔚小理中all?in自动驾驶的那个,在辅助驾驶能力上,甚至是基于家庭用车对安全的需求,率先上线了AEB。

近日,在李想的一次workshop中也对品驾分享了很有关于智能化发展的看法。

李想说,理想汽车在真正核心的智能驾驶的自研投入,是从特斯拉把大概的逻辑模型跑通以后,才正式开始的,是谨慎投入、评估价值的理想没错。

关于智能化,李想提到了很多时间点: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 李想 图源:理想汽车

他认为,今年底,很多Orin平台的基于大模型的城市NOA将开始上线,到明年,至少中高端车,如果不能提供城市NOA,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在这个时间点,首先从中高端车开始,彻底进入基于软件2.0的智能电动车的时代。

理想的城市NOA将在今年底开放,李想称,理想汽车不会提供基于原来的方式——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标定,然后各个城市逐步开放的城市NOA,而是会直接提供基于大模型的全部城市覆盖的NOA功能。

城市端到端辅助驾驶能力的开放,从小鹏在一个城市一个城市测试,就可见其研发能力和工作量之大。放眼望去,去年号称城市NOA上线的车型,实际上并没有完全驾驭这一能力。

也是直到理想L7上市,理想才表露出自己潜在玩家的身份。

同时,李想也宣布了800V高压快充的研发进展。理想通过自研高压平台、自建碳化硅工厂,并在高压平台快充效率的配合下,使用容量更小的电池,并优化风阻系数,就可以达到同样100度电池的续航效果,同时还能达到纯电与增程的成本相同的目标。

在供应链体系上,李想反而并不强调较高的自制率,因为这意味着更大的杠杆风险。

相比蔚来,理想对于盈利的追求是更为迫切的。

在李想的沟通中,几个数据指标被反复提到。

去年理想汽车在30万-50万中大型SUV市场份额达到了9%,接下来的目标是做到20%

同时,而接下来理想汽车会进入重点关注稳定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的阶段,争取毛利率稳定在20%-25%,经营利润达到5%。

经营利润这个指标,是指毛利减去研发、销售和管理费用,也就是说,在没有扭转亏损之前,经营利润还不能实现。

把这些放在理想汽车的飞轮里面,豪华家用SUV的品牌定位、自研能力、交付能力实际上都是为产品服务的,在这些能力的加持上,才能保证更高的交付量,从而得到更多的毛利率,持续稳定的毛利率才能保证研发投入,销售、供应链等的投入。

如果说特斯拉通过重新定义生产来提升效率,那么理想注重的是发展过程中的经营效率,在什么时间阶段,做什么样的投入,会获得怎样的回报预期,贯穿在李想对研发、商业模式甚至是组织能力的发展过程中。

理想汽车一直强调组织能力对于提升效率的作用 图源:品驾拍摄

在换电商业模式跑通前,蔚来还得撑一撑

相比于近日李想的疯狂输出,李斌已经很久没有在公众面前细致剖析蔚来的现阶段发展逻辑了。其实蔚来商业模式的真正意义在于:长期投入能否为未来带来价值。

用户企业蔚来,常常会因为在用户服务方面的投入过高,而被质疑烧钱过度。对比2022年的理想,蔚来显得尤其难。

不过为什么在亏损扩大的情况下,蔚来还要砸钱建换电站?它对蔚来的长期发展意味着什么?在与理想拉开盈利差距后,蔚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能否借助换电模式翻盘,比亚迪或许是蔚来的学习对象。

图源:蔚来汽车

在比亚迪真正做实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导者”后,关于比亚迪死磕电池、三电自研、豪赌插混的例子,甚至从油改电,到全新平台终于上位的艰难发展过程,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长期主义的发展样本。

而比亚迪对蔚来最大的启发,就是咬牙跑通没人尝试的换电模式。

李想最近提到,换电甚至可以让消费者买一辆电动车的成本比一辆燃油车还低。

严格来说,如今蔚来的BaaS模式虽然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但并不是一个足够成熟的换电商业模式,虽然采用BaaS模式的购车成本低,但是租赁电池的费用并不算低,如果电池资产在储能中得到充分利用,蔚来甚至可以将电池租赁成本降得更低,用户体验还会更好。

此前对于换电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曾经提到,电池放到客户手中,它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放在商家手中集中运营,可以通过它来储能,获得额外的收益,实际上既减轻了客户的负担,降低了整车成本,提升电动车的市场渗透,同时可以产生一个新的新能源行业,比如电池跟光伏,电池跟电网,电池跟家这些互动会产生收益,而这些都需要商业化的运作方式。

蔚来换电站 图源:网络

李想所说的换电甚可以让消费者购车成本更低,事实上也是基于此。

换电商业模式得以跑通的前提就是,蔚来要建足够多的换电站,卖足够多的车这些都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但是换电站与用户需求的相关性却越来越强。

李斌发现,换电站对于下沉市场的影响,甚至超过了门店的作用。他举了一个例子:

在山东滨州博兴县下面的一个只有5万人口的兴福镇,蔚来拥有500?多用户客户,而之所以在一个小镇达到这样的规模,是因为当地用户早期想办法布了一个换电站,换电站带动了更多用户成为蔚来车主。

也因此让李斌认识到,在三四线城市,甚至一些更小的地方,通过换电站建设是能够增加用户数量的。同时,换电站对于蔚来的用户粘性更强,并且可以推动订单增长。

虽然在换电领域,蔚来领先于对手,但是在商业模式没有成熟之前,蔚来不过是冲在最前方探路的那个。

蔚来与理想,到底是不是对手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公布战报时,理想划定的范围通常是30万-50万SUV车型,或者30万-50万新能源SUV,而蔚来则会把范围缩小到30万以上纯电车型。

原因很简单,理想以打造爆款闻名,它必须在尽可能大的细分市场产生影响力。而蔚来产品组合更多,它的护城河还在建立。

虽然定价范围有重合,但二者的用户群体其实十分鲜明,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李想还是李斌都明白,对方不应该成为自己的对手。

在这个阶段,在L系车型完成上市后,理想的下一个目标是利用理想L7把奥迪Q5L打下牌桌,而蔚来ET5也终于在部分一线城市超越了宝马3系、奔驰C级的销量。

为了抢占BBA存量市场,理想甚至在直营销售的订单模式中,在各大区加入了15%左右比例的现车,提供给喜欢购买现车的用户。在特斯拉的空白地带,理想正在致力于塑造一个新的爆款地位。

爆款的势头让很多造车企业觊觎,但是蔚来也强调过像宝马一样提供多元化车型组合对于高端品牌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两者截然不同的产品逻辑,其实也对应了如今两大行业巨头特斯拉与比亚迪的产品布局特点。

2003年,特斯拉与比亚迪在同一年开启造车。一个all in智能电动车,一个在有了动力电池基础的同时,新能源与燃油车市场并行。

2020年,特斯拉创造了市值超过丰田的高光时刻,而彼时的比亚迪,在中国自主品牌排名中也才处于第七的位置。

最终比亚迪以自己的发展方式,创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新姿势,特斯拉的成本控制能力也为行业所忌惮。

两种方式同样创造出的头部地位,恰恰代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多元。

这或许也意味着,分道扬镳的理想与蔚来,只不过是在以不同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当然在现阶段,蔚来要承受的考验比理想更久。

但是十年之后,谁又知道他们会不会成为BBA式的存在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品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都说新冠肺炎疫情让造车新势力的路途更加坎坷,但是这股新生力量却异常坚韧。理想汽车算是其中的一个。

2019年12月理想ONE开始交付,首批就超过1000台。2020年1月又以上牌量1180台杀入造车新势力前三甲。截至3月,理想ONE的保有量已超过4000辆。越战越勇的理想汽车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他们造的是补贴并不算多的增程式电动车。?

身处特殊时期,疫情的影响和破坏力超乎想象。作为创业者,特别是汽车产业的创业者,如何耐得住寂寞继续前行?4月8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来到雪球路演,与雪球创始人、董事长方三文“方丈”在投资视角之下,共话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变量与格局,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李想对汽车驾驶性的理解,是领会特斯拉的“神”而非“型”,精打细算的经营风格,追求利润而非“流量”的目标,理想汽车某种程度上像个穷孩子,但是却有着自己的独特生存方式。?

关于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

方三文:规模上不去,就会落入进退两难

现在的疫情应该对全世界汽车产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比如中国在疫情高峰期,2月的汽车销量大概同比下降了80%,现在欧洲、美国大部分汽车厂都关闭了。我理解,汽车是一个重资产行业,生产线一开动,汽车生产出来,很多的汽车如果销不动,后果非常麻烦。

中国反而是比较容易撑过去的。但是造车新势力过去基本上还是没有达到用规模能够支撑稳定盈利的地步,过去是快速发展的阶段。因为疫情的原因,使规模速度下降,压力都比较大。现在这几个新势力中,理想没有上市,小鹏也没上市,已经上市的蔚来财务报表大家看得见,现在看来财务上已经非常危险。因为达不到产生利润的地步,持续在失血,规模上不去,就会落入进退两难的阶段。

李想:销量提升受益于特斯拉

我们去看蔚来最近整个销量的提升,很多还是受益于特斯拉,特斯拉作为一个强有力的鲶鱼进入市场,对于行业里的认真从业者而言,短期看有压力,但是长期看绝对是好事。

关于融资和现金流控制?

李想:某种程度上我们像个穷孩子

理想汽车是我的第三次创业,其实这三次创业的难度完全不一样。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太容易了,那时候是互联网时代,1999年,2000年基本上是圈地运动。我觉得到第三次创业的时候,整个创业难度不一样了,靠一个梦想,或者是靠你有产品的特长,或者是技术的特长,要想在今天创业成功,几乎没有可能。

本质上要求每一个CEO必须是一个专业的CEO,对整个行业的认知必须是能力最强的和最深的,得不停根据市场去深入变化的,我们在整个战略能力,包含用户的定位,整个节奏的把控,目标的设定,我们的策略,都是做得最好的。在具体的业务上,我们的业务架构设计,业务系统的对应,还有运营能力,以及再往下的整个组织能力,我们如何能够做到责任服从于整个业务架构,功能服务于责任架构,绩效体系能够支撑。包含再往下很多的公司做财务处了问题,能不能精确的做出自己的预算,这个预算对应出来整个现金流是如何控制的,损益表如何反映最真实的经营,而不是做任何短期的掩盖,这是一个完整的经营系统。当你把所有的人放在一个系统里来运营的话,就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也不会乱花钱,花任何一笔钱,都会经过计算。因为花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我们某种程度上像个穷孩子,方丈也来过我们总部,办公楼每平米在北京是一块多钱,基本上在北京这种城市,找不到再便宜的地方了。其实不是我们缺这些钱,而是觉得作为一个创业企业,必须得这样来管理。因为很多时候并不是说花了这个钱就完事了,是因为当你花了一部分不该花的钱,就会出现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不该花的钱。你非要花十块钱租一个办公室,就会为了让你的钱花得值,就要上每平米五六千块钱的装修,而不是一两千就够了。你要上五六千块钱的装修,就会发现办公家具也要用得好一点,才能匹配上这个装修,钱就会越花越多,花钱都是容易的事情,这么花钱不需要什么技术。

但是很多时候,事实不是这样的。事实是说,什么是一个好的办公环境,不是要在这里烧很多的钱,而是我们有没有给员工提供非常好的座椅,厕所是不是足够的干净,空气质量是不是足够好。你仔细想这些问题的时候,不需要花很多的钱,和我们做业务,做研发是一样的,拍脑袋容易做事情,但是我们怎么做重要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说需要花三五百亿进入汽车行业,给我十亿美金我们就能做到盈利,真的,我们说到做到。所以我们上一轮融的五亿美金,到今天为止,动还没有动,就是这么一个事实。汽车之家一直维持在接近30%的净利,不是白给的,是我们做出了比一般企业多五倍,十倍的工作,才实现了这样的净利,因为我们的运营质量非常高。

关于电池安全问题?

李想:能源应该更加标准化

电池是挺重要的,但是怎么看待电池这件事情?我们自己也在思考一个问题。

理想汽车到底做不做电池?作为电动车,电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我的观点是,我还是宁可愿意相信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我们自己不会去做电池,他们在安全性方面考虑得也是很周到的。因为如果大家有一天相信电动车会变成行业主流,其实本身电池所扮演的角色,跟汽油和加油站是一样的。作为一个电动车企业,或者是作为一个燃油车企业,没必要自己非要去建加油站或者是炼油厂,不需要想更多,整个能源这一块儿应该更加标准化,这才是整个社会效率的提升。

关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机会增长点

李想:三个机会: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

其实这个行业的机会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因为你解决了问题,其实也会创造巨大的利润,你创造了新的需求,也会创造巨大的利润,所以基本上我经常在我们内部,把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电动汽车,第二部分是智能座舱,第三个部分是自动驾驶,

这三个都有分别的机会,在电动汽车里边,最大的机会一定来自于电池,电池成本的降低,寿命的提升,重量的降低,在这里会出现几家龙头,而且这几家龙头前三名都是千亿美金企业。

第二部分,整个智能化,智能座舱,最主要是各种各样的芯片和功能芯片,还有屏幕,这一块产生供应链的机会跟智能手机是类似的,比如说我们的芯片找的高通,整个链条比较类似,所以这个供应链跟手机长得比较相似,如果手机厂商想要来吃这个市场,他有更大的机会能够吃到这个市场。

第三个部分其实是自动驾驶,包含两个层面,都可以产生巨大的利润。一个是芯片和算力相关的,这是整个自动驾驶的处理器,另外一个方面利润很高的,会是自动驾驶的安全制动机构,像今天,比如说我们选自动驾驶的刹车、转向,以及各种安全冗余机构,涉及到安全,涉及到很高技术壁垒的,在这个领域又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这就是解决今天的问题,以及创造未来的需求,电池、智能座舱,还有自动驾驶。但是企业的选择,还是很复杂的,因为涉及到他的战略,是否集中,他的经营水平,他的团队,他的技术突破,甚至很多时候,当你要投一个企业,投资一个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他本身总部放在哪里都很关键,总部放的位置能不能大量吸收人才,这都是很关键的选择。

关于汽车公司的商业模式?

李想:无非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卖车,送司机,司机当服务费来收。一种是卖司机,车当服务费来收,其实就是这两种模式,至于变成哪种模式都没问题,看那时候消费者的需求,愿意以哪种商业模式付费,我们就遵循哪种商业模式就可以了。

关于汽车行门槛?

李想:汽车行业的门槛高是一个假门槛

我觉得汽车行业,目前大部分汽车厂最大的问题是本身战略方面不合格,无论是国际大厂,还是国内汽车厂商,战略是有严重问题的,最基本的战略集中都没有做到。

很简单,如果苹果像诺基亚那样,一年推出几百款手机,苹果今天也不是这个利润。因为靠这种规模产生的成本降低,很快就有瓶颈,你如何能够把你的少数产品做到极致,产生用户对于品牌和心理的认知产生的溢价,其实才能产生利润。很多时候,苹果干掉传统手机,不是大家看到的,靠这些技术,靠这些软件就实现了,是苹果在战略方面跟他们完全不再一个量级上,完全碾压的战略。到今天为止,你能买到苹果的时候,就那么两三款手机,你去诺基亚网站上查手机的时候,根本查不过来。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战略能力的问题,这是汽车行业的第一个问题。?汽车行业的第二个问题,汽车行业的门槛高是一个假门槛,其实汽车研发不需要花那么多的钱,只不过因为过去没有竞争,因为我们刨去中国,在全球范围之内,过去的30多年里,真正活下来的汽车厂商只有特斯拉这一家。

谁能成为汽车行业的“苹果”??

李想:特斯拉是最接近苹果的

我遇到一个比较牛的人,他给了我一个观点,我认同他的观点。我问他,你做了这么多年投资,你怎么判断投资项目的好和坏?他提了两点,第一,他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牛的CEO在一个糟糕的行业里获得成功,无论是买股票,还是自己创业,最重要的,我们必须要选择一个上升的,能够高速发展的行业,行业的选择是很关键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对的行业是最重要的。

行业选对了以后,第二就是看人了,他们投的公司里,行业基本上都没看错过,因为他们有非常好的分析的团队,同时他们投中晚期,很多行业的趋势已经看得比较明显了,最后出问题都是出现在人身上,因为人不靠谱。而且人非常难判断,表面看他西装革履,但是他可能是一个骗子,你可能看他是一个很冷静的人,关键的时候,发现他是怂人都是可能的,最后项目折就一定折在人身上,他们也没找到具体的,在投资前有效判断一个人的方法。最后我们又问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给了我们非常好的答案,你投资成功的这些企业,还有你自己非常喜欢的这些创业者他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他当时说出这个判断,我对特斯拉的判断就变正向了,他说他投资的所有的企业,以及他喜欢的创业者,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个创业者或者是CEO,无论外部的环境多么复杂,无论当时的状况多么的零乱,当时的整个处境多么糟糕,他在这个关键时刻永远能看清本质,能抛开各种各样的云雾和干扰,各种各样的压力,能看清本质。他投资的所有的成功企业,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能够看清本质。看清本质这件事情,又跟这个人的性格,这个人的经历都没关系,这个人可能很外向,很内向,他到关键时刻也能看清本质,甚至你看他平时嘻嘻哈哈,但是他到关键时候越能看出本质,越是难的时候,越能看出人和人的差别,但是这个东西是事后的验证,他有没有在最艰难的时刻看清本质。

还是要看整个智能电动车所占的市场份额,行业老大有机会能摸到30%的市场份额,跟智能手机比较接近,而不是今天汽车的份额,智能手机的第一名大概能做到30%的市场份额。

特斯拉的净利率水平能达到什么水平?

李想:如果没有疫情,特斯拉的净利率会很快接近保时捷

因为我们测算,国内Model?3的净利率能做到30%,甚至超过30%,而且他是直营模式拿到30%的毛利,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可以看到,特斯拉的销售及管理费用是九个点,这是2019年的数据,研发费用在四到五个点,如果减去这两个费用,基本上税前净利奔着15个点去了,基本上是主流汽车厂商三倍的利润率,还是挺可怕的。

Model?Y是有机会单车销售突破一百万辆的,他不会那么快速的成为苹果,苹果从第一代iPhone发展到今天过去十几年了,苹果之前也有iPod等一些产品,这是发展的基础,还是拉长时间来看,一个好的企业,还有一个好的投资者一定要跟时间做朋友,绝对不要干跟时间做敌人的事情。

很长一段时间,汽车可能会走两个路线,代步工具的路线仍然会存在,就跟今天在非洲,还是功能手机为主,回到智能汽车,特斯拉自己未来一家拿到?20-30%?的市场份额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单纯的智能电动车这个领域。我觉得他自己能够做到?500?万辆到?1000?万辆,拉长时间来看,做到这样的销量没有任何问题。

还是看整个智能电动车所占的市场份额,它有机会能摸到30%的市场份额,跟智能手机比较接近,而不是今天汽车的份额,智能手机的第一名大概能做到30%的市场份额。

本文文字资料:雪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理想 # 汽车 # 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