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对比 车型对比

阿维塔,阿维塔官方商城在哪里

tamoadmin 2024-07-27 人已围观

简介1.都是华为合作!为什么媒体朋友大多看好赛力斯,而非阿维塔?2.华为“首款鸿蒙汽车”背后尴尬:小厂“带”不动,大厂不让“带”3.阿维塔12怎么样4.30多万的新能源SUV怎么选5.深耕汽车产业之后,华为反而显露更多短板? | 汽车产经我来告诉你阿维塔质量好。阿维塔的首款车型用了独特的设计语言,时尚且富有科技感。内饰也十分豪华舒适,配置丰富。在智能驾驶方面,阿维塔的AVATRANS智能领航系统表现出

1.都是华为合作!为什么媒体朋友大多看好赛力斯,而非阿维塔?

2.华为“首款鸿蒙汽车”背后尴尬:小厂“带”不动,大厂不让“带”

3.阿维塔12怎么样

4.30多万的新能源SUV怎么选

5.深耕汽车产业之后,华为反而显露更多短板? | 汽车产经

阿维塔,阿维塔官方商城在哪里

我来告诉你阿维塔质量好。阿维塔的首款车型用了独特的设计语言,时尚且富有科技感。内饰也十分豪华舒适,配置丰富。在智能驾驶方面,阿维塔的AVATRANS智能领航系统表现出色,提供了高精度定位、智能导航和自动泊车等功能,提升了驾驶安全性。

都是华为合作!为什么媒体朋友大多看好赛力斯,而非阿维塔?

文章字数:6382

文章出品:金刚新能源,新能源产品专家,致力于提供专业的导购信息,欢迎关注gzh。

试问预算15万,你会选择轿车还是SUV?若将这个问题放在前几年,相信大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轿车,因为15万的价格很难保证SUV可以在外观、内饰与动力都达到均衡。

再者,轿车与SUV的着重点不同,轿车注重操控性与舒适性;SUV对空间的要求更强烈。若是以同价位的车型做对比,轿车的风噪更低、底盘更低所以在舒适性以及悬架过颠簸时会更好,而SUV因为底盘比较高,视野更开阔,垂直空间也会更好。

那么,若是非要在两者之间选其一,该如何抉择?我们不妨以吉利旗下新能源品牌几何推出的全新车型M6/G6为例。

几何M6/G6属于“孪生兄弟”,几何G6定位轿车,几何M6定位SUV,且售价一样,均为14.98-18.68万元,据了解,如今还有5000元左右的终端优惠。

外观升级,智感更足

外观见仁见智,几何M6/G6用了很多全新的设计语言,比如光语未来设计,光语新生盾徽、流光之姿贯穿式位置灯、数智体感迎宾模式、律动脉冲呼吸灯、光翼耀凡前脸、风语菱格呼吸栅、凌风扰流悬浮顶、动感驭风腰线、隐藏式门把手等,会发现该有的纯电属性依然存在。

细节之处可以看到,几何M6/G6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化,虽然两者均用了双色车顶、黑色外后视镜,但几何G6的充电接口位于左后侧翼子板上,几何M6的充电口在左侧车门后方。

空间表现,各有所长

车身尺寸方面,几何G6的长宽高分别为4752*1804*1503mm,轴距为2700mm,对比同级车型,几何G6在尺寸上并不占优势。

*均选择的最大尺寸进行比较

而且后排也存在槽点,就是地板中间凸台相对较高,对后排中间位置的乘客不那么友好,不过好在空间布局合理,所以后排空间也得到了释放。

几何M6的长宽高分别为4432*1833*1560mm,轴距达到了2700mm,介于比亚迪元PLUS和元Pro之间,在横向空间与头部空间表现更充裕。

另外,几何M6/G6的后排座椅支持不同比例的放倒,几何G6的后备厢容积为430L;几何M6的后备厢容积为340-1150L,但因为几何M6放倒后的坡度过大,所以后备箱的空间扩展就受到了限制,加之几何M6/G6与几何A一样,都是油改电而来,所以没有设置前备箱,在空间利用率上表现有些许的不足。

几何M6/G6的内部储物能力还不错,除了常规的储物格外,在下层还拥有较大的储物面积,整车在借助怀挡设计后,中控台空间得到释放,多处配备了type-c和USB接口这些贴心设置。因此,几何M6/G6打造出了一个双层储物空间,内部空间进一步得到了扩展。

内饰部分,设计贴心

内饰方面,几何M6/G6主要体现的是简洁,10.2英寸的全液晶仪表+14.6英寸的中控大屏+HUD多屏组合的布局形式,没有任何物理按键,包括Start/STOP按钮都进行了简化,只要踩刹车就能启动,拉动换挡拨杆就可以前进,没有多余的动作,符合“第一原理”。

至于情景模式上,几何M6/G6提供多种场景,比如冥想模式、醒神模式、换气模式以及自定义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来调节车窗、空调、氛围灯、音乐等。

比如当车内空气“不友好”时,只要对小何说一声,打开空调与空气净化,就能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在第一次唤醒小何后,在长达90S内的时间内,想要做任何操作就能直接说出你的想法,小何就能够马上给出回应。

智能座舱,“鸿蒙”加持

当然了,作为这次智能体验最大的卖点就是基于HarmonyOS系统开发的几何超电智能座舱,且几何M6/G6做到的是标配。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超电智能座舱不是鸿蒙OS,鸿蒙OS是华为自己的系统,而“基于鸿蒙系统打造”指的是吉利自研根据鸿蒙要求所开发的。

由于很多车企将鸿蒙系统当做噱头来宣传,这也导致很多消费者质疑它的实用性,不过就事论事,我们认为鸿蒙系统的确方便,但也存在它的不足。

目前智能座舱存在的问题有三点,一是硬件多样化,行业标准不够统一化,后期的升级就变得困难了;二是缺乏统一的操作系统,开发难度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三就是开发APP成本高,APP数量少或者存在更新慢的问题。

鸿蒙系统兼顾车内的车机、音响等一系列的软硬件系统,统一了硬件平台,提供可供升级的“麒麟模组”,在升级成本上最低几千元就可搞定。

此前我们也提到过阿维塔11、问界M5以及几何G6均搭载了华为系的车机。那么,几何M6/G6用上“鸿蒙”是怎样的体验?其优势可以归纳为4点,主要体现在四“快”,即:开机快、运行快、切换快、同步快、流转快等。

1.系统更流畅

基于对鸿蒙系统的底层逻辑、简洁明了的UI系统,当用户拉开车门主机屏幕点亮,开始启动,上车系好安全带主机已开启完毕,不到3S就能进入系统,比99%的车机速度更快,加上芯片是华为提供的,各个菜单界面切换丝滑,没有任何的卡顿感。

其次是运行快,在8G运行+128G存储内存,DDR4X存储技术的加持下,几何M6/G6保障车机系统长生命周期内运行流畅,即便同时打开多个应用,也能起到加载速度快,长时间运行体验流畅,大容量可下载更多的APP与媒体。

2.界面设置

这套UI系统区别于问界M5的壁纸+dock栏,新车将常用的车辆设置、音乐、地图等做成三个主界面。

地图方面,几何M6/G6直接兼容高地图车机版,官方表示支持手机地图流转,解决了智能终端体验割裂,但是在实际场景中运用,仍然存在细微的与车机本身UI的割裂问题。

3.华为生态

用了华为HarmonyOS系统(华为车机系统碎片化管理)就少不了华为应用市场,几何M6/G6可以做到关闭最早打开长期不使用的应用,同时车机登录统一的账号,手机导航上车就能继续导航,且有APP云端更新个人设置等,三维交互界面秩序井然。

用户可以直接在商城中下载B站、优酷、斗鱼、咪咕音乐等第三方应用APP,但目前适配应用并不多只有30多个,官方表示将在2022年提升至150+。

4.专属语音助手

几何M6/G6也有专属自己的语音助手——小何同学。它的响应速度快,识别率高,支持分区识别,可根据主副驾完成不同语音指令,有效过滤聊天内容,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势DDS,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华为“首款鸿蒙汽车”背后尴尬:小厂“带”不动,大厂不让“带”

近一个月以来,重庆 汽车 圈可以说异常热闹,重庆地产两大 汽车 集团,长安 汽车 和小康集团陆续发布了旗下的高端独立品牌,长安 汽车 的叫阿维塔,小康集团的叫AITO。关于这两个品牌,目前还都属于品牌发布,并没有任何新车正式发布,但两个品牌在网络的关注度则有增无减。

前不久,我们的文章中就描述过,国内很多评论阿维塔的文章,都会被莫名下线,这就有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就此,我们还特地私下咨询过一些资深 汽车 媒体老师,有的还是长安 汽车 的核心媒体,问他们这两大品牌,到底更看好谁?理由又是什么?本期话题,我们就聊聊这些资深 汽车 媒体私下对于这两个品牌的看法和观点。由于其中的观点比较犀利,又涉及到个人隐私,在此我们就不公布这次参与讨论的媒体名称了。

第一,这两个品牌的名称。关于阿维塔的名字就有不少媒体表示,名字比较难记,而且更西化,不像是一个中国特色的高端 汽车 品牌。此外,在 汽车 行业里,阿维塔也容易和什么瓦尔塔(做蓄电池的)、维尔塔(做底盘的)的混淆。

AITO的品牌口号是Adding Intelligence to Auto,凸显了AITO为用户带来智慧化体验的初心。从AUTO到AITO,只有一个字母之差,差别的是智能化、智慧化的体验。虽然也是生造出来的一个名字,但只要理解了里面的意思,就比较容易理解。

第二,这两个品牌都是和华为合作,但深度不同。在中国 汽车 行业里,和华为合作的 汽车 品牌有很多,这次阿维塔和AITO都在强调和华为的合作,这里面的因素自然是有很多的。比如说华为在通信和智能化领域的优势,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华为在 汽车 制造中的深度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品牌工业制造的版图。

阿维塔暂时还没有量产车发布,也没有任何关于华为合作的相关参数和配置公布,我们暂且不讨论。但从AITO所在的赛力斯品牌来说,和华为深度合作,已经成为了中国 汽车 工业史上教科书式的典范。在这里,我们来提两点:1、在产品层面,赛力斯已经在售的华为智选5在电机、音响、车机、生态等方面已经让华为深度参与,这是其他品牌所不能比的,也是其产品的重要特色。2、渠道方面,华为线验店和线上商城,都已经有赛力斯的 汽车 在销售了,而且只有赛力斯一个品牌。这样的渠道,加上 社会 的话题度和传播度,华为首款 汽车 的身份,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有着先入为主的印象,并且已经成功破圈。从终端的销量来看,表现是可圈可点的。

不管以后阿维塔的产品和AITO比怎么样,至少目前AITO在华为的合作方面,已经走在了行业里的前列,并且还在 探索 着以前没有的创新模式,这也给目前正在不断发展的中国 汽车 行业,好好上了一课。

写在最后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阿维塔和AITO品牌的话题并不会少,两者的对比也在所难免。不过,可以确认的是,AITO显然是有着厚积薄发的实力,从品牌发布会到首款量产车发布,期间不到1个月。很快AITO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就要发布了,而阿维塔的首款量产车还要等到明年的某个时候,起码还要等上大半年。这样看来,品牌发布早晚其实无所谓,关键是要把车造出来,这才是消费者所关心的事情。否则,老是靠开发布会来驱动公司发展,指望车还没造出来就说要上市,你还真以为自己是贾会计吗?

阿维塔12怎么样

(文/观网 财经 贺喜格)

一边解释华为“不造车”,一边又强调“华为每一个 汽车 核心部件都做了”,昨天的华为新品发布会上,余承东高调发布了华为与小康合作的首款鸿蒙 汽车 “AITO问界M5”。

这款售价达到25万元~32万元级别的中高端新车,可谓倾注了华为“造车派”余承东的巨大心血,无论软件还是硬件层面都有不少亮点。用余承东自己的话说,“这车是百万豪车的底盘。”

然而,尽管华为的 科技 实力毋庸置疑,合作方小康的造车实力,究竟能否匹配其野心?此前华为与小康联合发布的赛力斯5车型,经过了最初的高调宣传之后,至今销量不佳,今年前11个月只卖出7000辆左右,不足“蔚小理”们一个月的销量。无论是产能还是销售渠道,华为还都没准备好。

这也折射了华为造车的最大尴尬。在华为“每一个核心部件都做”的预期下,头部车企担心自己沦为不赚钱的代工厂,不愿意与华为深度合作。华为能找到的合作伙伴,只剩下技术实力较差,原本就前景黯淡的小康等玩家。并且,即使有求于华为,小康内部仍然传出了对华为“压榨员工”的不满。

这次,顶着全新的英文品牌“AITO”,由华为而非小康主导的新品发布,能否洗掉小康自身的低端形象,仍然有待观察。而更大的问题是,华为到底能不能跟真正的优质车企,找到互惠共赢的合作方式?

赛力斯销量高开低走

12月23日,华为在深圳举行了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AITO首款车型问界M5正式开启预售。在不久前的12月2日,重庆小康工业集团旗下赛力斯发布了全新品牌AITO,该品牌车型结合赛力斯与华为的技术,定位于中高端,该车也是首款搭载华为最新鸿蒙生态(HarmonyOS)座舱的车型。

赛力斯AITO发布会

赛力斯轮值总裁许林表示,赛力斯的目标是五年内进入第一梯队,成为全球新能源 汽车 TOP3的品牌。在华为的加持下,可以看出赛力斯与AITO被寄予厚望,但要实现这个目标恐怕也非易事。

据EV Sales的数据,2021上半年全球新能源 汽车 销量排行,特斯拉排在第一,累计销售38.6万辆,排名第二的上汽通用五菱销售量为19.1万辆。若想达成五年内成为全球新能源 汽车 TOP3的目标,赛力斯挑战的最起码也是大众、比亚迪、宝马、奔驰级别的对手,对于一个成立不久,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尚未有过多的沉淀的品牌来说,面临的压力不小。

在今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华为与赛力斯一起打造的第一款新能源车赛力斯5上市,并在华为的旗舰店进行销售,当时官方公布的订单数字显示,“两天订单破3000辆”、“一周订单突破6000辆”。

有媒体曾报道,余承东曾在内部定下明年销售30万台华为智选车型的目标。20万元级售价,日均订单超850辆,按照5当时的火热情形,没人会觉得这个目标不切实际。

但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11月,赛力斯5销量分别为129辆、204辆、10辆、507辆、715辆、1117辆、1926辆、1385辆,共计7080辆。

显然,所谓“一周6000辆订单”并没有转化成实际销量。

卡住赛力斯脖子的,是其交付能力。在华为线上商店赛力斯5的评论中,类似“现在大面积延期交车,厂家不出面解释!”这样的催单评论不在少数。当时有线下店铺的销售给出的等车时间预计为45-60天,但实际真正交付则要远超这个时间,有赛力斯的销售称,8月下旬时陆续交付的一批车主,是5月初下的订单。

华为商城5评论截图

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在生产方面摩擦不断,可能影响到了实际交付。

拥有成型的生产线是促成华为与小康合作的原因之一。但据界面报道,按照8月初一位已经从重庆金康两江智能自建工厂生产线离职的员工的说法,产销跟不上,是因为工厂一直都未达到华为技术人员的要求。

“华为对三电部分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标准远超国标。”以耐久测试为例,华为提出耐久测试必须要达到高温环境105 ,耐久时间超过2500个小时,而金康工厂的耐久测试,过去只是在室温下达到500小时而已。

华为在技术层面的高标准也不无道理,毕竟消费者选择这款车型,正是因其有“华为智选”这个标签背书,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损害的将会是华为的品牌形象。

而华为所面临的交付压力,传导到生产端便体现在了一线生产人员身上。当时,金康整个工厂按照华为作息制度施行,一线生产人员已经进入两班倒模式,并且两家公司员工在食宿、收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两相叠加让赛力斯的技术生产人员叫苦不迭,工厂已有不少工人选择了离职。

与华为携手的另一品牌极狐,也面临着和赛力斯类似的窘境,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 1-9 月,极狐的销量仅为 3296 辆。

看得出来,不论是在销售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华为都可谓尽心尽力,但目前还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毕竟,能从各个方面都能与之匹配的合作伙伴难以寻觅,牵手小品牌的模式或许也是华为的无奈之举。

一线车企的“灵魂论”

华为不断重申不会造车,而是要帮车企造车的同时,一些一线车企屡屡被与华为联系在一起。但不论任何企业,但凡日子还过得下去,自主、可控都是其第一要务,更遑论是身处一线的车企。

6月30日,在上汽集团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当被问及上汽是否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等第三方合作时,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语惊四座:“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汽集团因为在智能技术方面落后于新兴造车企业而屡被诟病,陈虹的“灵魂论”一出,引来外界不少调侃,同时批评上汽过于“封闭”的声音不绝于耳。尤其在那场股东大会上,陈虹就遭遇了来自股东关于上汽股价为何长期不见起色的“灵魂发问”。

但陈虹的担心不无道理。华为与车企的合作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提供智能 汽车 软件和硬件的供应模式,另一种则是提供鸿蒙车机与自研车载计算芯片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的华为inside(HI)模式。

陈虹所担心的是,使用华为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华为便成了灵魂,而上汽就只是肉身。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这等于失去了在核心技术上的话语权,很可能最终沦为代工厂。

手机行业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伟创力毛利率长期仅徘徊在5%-6%,同为代工巨头的富士康,其毛利率连续三年维持在8%左右,业绩增长困难,最终连富士康也造起了自己家的电动车,以求寻找新的增长点。

出于这种担心,当有能力匹配华为的车企都在寻求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发展,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的推行便会遇到阻碍。

在AITO品牌发布上,余承东宣布,未来赛力斯将与华为共建强大的营销服务网络,并在明年将建成上千家旗舰店、体验中心、用户中心,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AITO品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相反,另外一家与华为紧密合作的车企广汽埃安则仍未发布首款HI版车型,背靠长安的阿维塔也未必会甘于“久居人下”。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赛力斯仍是华为“上车”过程中唯一的深度合作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0多万的新能源SUV怎么选

在我看来,阿维塔12是一款颇具特色的新能源汽车。首先,它的外观设计时尚前卫,让人过目难忘。内饰配置也相当豪华,展现出高水准的品质感。其次,阿维塔12在智能科技方面表现出色,各种智能驾驶系统提升了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此外,该车型的续航里程表现优秀,能够满足日常出行的需求。然而,阿维塔12的价格相对较高,可能会让一些消费者犹豫。

深耕汽车产业之后,华为反而显露更多短板? | 汽车产经

30多万的新能源SUV怎么选

全新蔚来ES6正式上市,价格不算便宜,两款车型的官方售价区间为36.8-42.6万。在国内的新能源SUV市场,这个价格目前是竞争比较激烈的区间,选手众多,且都是各家的选手,你更看好谁?

蔚来ES6

官方售价区间:36.8-42.6万

新一代蔚来ES6依然有整车购买和电池租赁两种购车方式,租赁需要支付29.8万,电池月租分别为980元(75kWh、490km)、1680元(100kWh、625km)。全新ES6基于NT2.0平台打造,长、宽、轴距数据均有所增大,内外设计都有进一步的简化处理,自动驾驶和智能化水平也更上一层楼。

特斯拉ModelY

官方售价区间:26.39-36.39万元

ModelY涨了一轮价格,涨幅2000元。ModelY有三款车型在售,后轮驱动版CLTC工况续航里程545km,0-100km/h加速6.9秒;长续航全轮驱动版CLTC工况续航里程660km,0-100km/h加速5秒;高性能全轮驱动版CLTC工况续航里程615km,0-100km/h加速3.7秒。

理想L7

官方售价区间:31.98-37.98万元

理想L7是一款增程式混动SUV,CLTC综合续航里程1315公里,CLTC纯电续航里程210公里,0-100km/h加速5.3秒。自交付以来,市场表现不错,销量达10669辆,理想CEO李想称将做到2万辆/月。

智己LS7

官方售价区间:30.98-45.98万元

智己LS7是智己的第二款车,定位豪华中大型SUV,提供77kWh、90kWh和100kWh三款款电池版本,CLTC工况纯电续航有602km、550km、625km和660km,单电机版本0-100Km/h加速6.5秒,双电机版本0-100Km/h加速4.5秒。它还支持车电分开买,入门23.98万起,电池每月1299元,电池产权归用户所有。

小鹏G9

官方售价区间:30.99-46.99万元

小鹏G9定位中大型纯电动SUV,基于X-EEA3.0电子电气架构打造,是国内首个量产的800VSiC超快充平台产物,可实现超充5分钟补能200km。新车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CLTC工况续航570km、650km、702km。其中,98kWh的电池包能够实现702公里的续航里程的单机版本就能满足日常所需了。

阿维塔11

官方售价区间:31.99-43.49万元

阿维塔11定位中大型SUV,纯电驱动,有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有600km、705km、555km、680km。月销表现一般,4月份的大定订单为2151台。近日,它也开启了第二轮大版本OTA升级,在智能座舱、人车交互、视觉质感、用车安全等多项领域有细节提升。

岚图FREE

官方售价区间:33.36-39.36万元

岚图汽车目前有三款车在售,岚图FREE是一款中大型SUV,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亮相了新款车型。新车的外观做了小幅调整,换装了东安动力的1.5L发动机,热效率或可超过42%,满足国六b,座椅及后制动卡钳的供应商做了更换,此外还搭载了百度apollo的智能驾驶系统。

AITO问界M7

官方售价区间:28.98-37.98万元

问界M7搭载1.5T四缸增程器+双电机组成的增程式混动系统,官方0-100km/h加速成绩4.8s,CLTC工况的纯电续航可达230km(后驱)/200km(四驱),远途自驾时,CLTC工况续航最高可达1220km,油耗低至5.8L/100km。目前AITO问界只有问界M5和问界M7两款车型在售,问界M9预计要等到今年第四季度才能上市。

在上半年带飞一众车企的股价之后,如今的资本市场上,华为的加持效应似乎正在减弱。

8月24日,长安联合华为、宁德时代打造的高端品牌阿维塔正式发布。曾经,凭借这个三方合作的消息,长安的股价一度接连涨停。而当天,当新车亮相、战略曝光,一切更为可期时,长安的股价却随着发布会的召开,从最高涨幅2.21%直接下跌了4.51%。

在另外一边,华为汽车解决方案的扩圈之路也在面临考验。

8月25日,哪吒汽车与华为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这意味着,继北汽、赛力斯、长安、广汽之后,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的车企达到了五家。

但对于这次合作,外界却并非完全看好。哪吒的出现,似乎更印证了那句“华为的合作伙伴多是二三线车企”。

在此前6月底的上汽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面对投资者的拷问曾明确表示,“不能接受与华为等第三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合作”。

在他看来,在软件服务日益重要的智能化汽车时代,让华为等成为灵魂,上汽仅仅作为生产硬件的躯体,这样的方案并不可取。

“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陈虹的这一发言,也将华为当下的汽车解决方案无法得到业内广泛认可的现实暴露无遗。

显然对于当下的华为而言,要想打通整个汽车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焦虑要面对。

1,华为的变现能力究竟如何?

从ICT领域切入智能汽车行业,如今华为的智能汽车产品与服务主要聚焦于五大系统——智能驾驶(平台)、智能座舱(鸿蒙车机OS为核心)、智能电动、智能网联、智能车云(智能车控和智能云服务)。

依托于这些技术,目前与华为进行深度合作的五家车企,合作模式也被分为了几种:用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HUAWEI Inside”模式的极狐、阿维塔;用零部件供应商模式的哪吒;以及进入了华为销售渠道的赛力斯。

关于这些企业为何选择与华为合作而不担心“丢掉灵魂”,并不难理解。对于初出茅庐的新品牌而言,华为所拥有的关注度和技术正是他们缺少的东西。

以极狐和赛力斯为例。在与华为的合作开花结果之前,在一众新品牌之中,外界对它们知之甚少。

销量方面,极狐在2020年10月推出首款量产车型阿尔法T之后,其全年销量仅为709辆。至于赛力斯5在进入华为渠道之前,其2020年的全年销量也仅仅732辆,2021年1-3月的销量为150辆。

但是在有了华为的加持之后,一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极狐的第二款车型阿尔法S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正式上市之前,因为一段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路测顺利破圈,以至于上海车展上的极狐展台也成了全场人流最大的展台之一。

华为体验店的赛力斯5

而赛力斯在4月份进入华为渠道之后,官方发布的订单数字也被刷新过数次:“两天订单破3000辆”、“一周订单突破6000辆”、“一个月全国订单已超一万辆”……

不过,尽管一时风光,但如今华为带来的光环似乎也在逐渐消散。

首先是赛力斯谜一般的销量让外界对华为的变现能力产生质疑。

中汽终端零售数据显示,赛力斯5 4~7月的销量成绩分别为129辆、204辆、10辆和507辆,与最初火热的预订情况相去甚远。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从官方回应及相关信息来看,此前公布的订单数量虚高,再加上工厂的产能跟不上是主要原因。

据说在赛力斯5最初进入华为渠道时,由于排队试驾的消费者众多,华为的销售人员曾向顾客建议,支付1000元意向金可以优先试驾,若后续不订车这部分钱也可以退。而此前不断刷新的订单,统计口径或许正来源于这一数据。

不过在四五个月之后,如今再来到华为的体验店,看车的消费者已经不再像往日一般众多。在华为的官方商城里,此前1000元“赛力斯华为智选5意向金”也已经悄悄改为了0元的“赛力斯华为智选5预约试驾”。

关于目前的交车周期,华为的销售人员表示预计为5~8周。同时,为缓解消费者的焦急情绪,赛力斯还推出了如果超过60天每天赔偿200元的服务。

但是尽管如此,在华为商城以及赛力斯APP的评论中,催单的消费者仍然不在少数。甚至在APP上有人晒出的截图显示,获得的赔偿金额已经超过10000元。也就是说这名消费者已经苦等了近4个月。

关于交付周期为何如此之长,此前曾有知情人士向媒体表示,原因之一在于小康股份此前一团糟的供应链并未准备好,直到最近几个月才慢慢步入正轨。

此外,一位从重庆金康两江工厂生产线离职员工还表示,“产销跟不上,是因为工厂一直都未达到华为技术人员的要求”。

而事实上,这样的现象此前用代工模式的蔚来、理想也曾面对过。初涉造车,强悍如华为,也难以避免初期的一地鸡毛。

具体到卖车层面,从我们的实地体验来看,过去习惯卖电子产品的华为初次卖起车来,也有诸多有待改进之处。

比如说,在华为的体验店里,负责卖车的员工也只是接受过短期培训,此前并没有汽车销售经验。在对车辆进行介绍时与滔滔不绝的4S店销售相比明显更为生疏。

再比如在服务细节上,由于店内车辆设置了展车模式。这一模式之下,车辆的大部分功能都无法操作,甚至5最具特色的华为车载系统、华为音响等消费者也难以获得直观感受。

2,“技术狂人”也有技术挑战

在外界眼中,华为一直被视为强悍技术的代表。从通信设备,到手机等智能终端,再到半导体业务,华为凭借强悍的技术实力,在自己想做的业务领域里一直无往而不利。

切入汽车领域,华为对自己有着明确的定位——智能网联电动车领域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作为现代工业上的明珠,汽车产业可能要比华为过去所深耕的行业更为复杂;而智能网联电动车+增量部件两个定语,更意味着这是一个新技术不断、新挑战也不断的全新领域。

从一些被爆料的信息来看,在进军汽车领域这件事儿上,以技术著称的华为也面临着不小的技术压力。

首先是激光雷达方面。

在2020年12月份时,华为曾正式发布了一套车规级前装量产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就在同一天,极狐方面也透露,与华为合作的新车型(也就是后来的阿尔法S华为HI版)将率先搭载这一产品。

搭载激光雷达的华为阿尔法S华为你HI版

今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前夕,阿尔法S华为HI版正式亮相,并凭借一段自动驾驶路测顺利出圈。

按照之前的规划,这款被称为“全球首款激光雷达量产车”的新车型身上最大的亮点——三颗激光雷达,应该属于华为出品。但据知情人透露,这些激光雷达实际上却是另一家科技企业速腾聚创的产品。

关于华为的激光雷达为何没有上车,有说法认为,华为或许是在开发、量产过程中遭遇了意料之外的问题导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最终车辆解决方案交付,只有选择在短期内用市场现有的成熟解决方案来进行替代。

而除激光雷达不如预想中顺利之外,在电动车最核心的电驱动系统方面,华为似乎也面临一些质疑。

以搭载在赛力斯5上的华为DriveONE多合一电驱动系统为例,这一系统集成了电机控制器(MCU)、电机、减速器、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DC/DC)、电源分配单元(PDU)及电池管理系统主控单元(BCU)七大部件,自称为“业界首款超融合架构的动力域解决方案”。

但关于这一系统的实际水平,此前《中国汽车报》曾在报道中引用一位汽车电机领域的权威专家的评价:“这款产品并不怎么样,没啥正经厂商愿意用。”

虽然这一报道中并没有透露这位专家的真实身份,但不得不说,在汽车这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发展多年的成熟供应商。即使华为的研发能力再强,但作为一个新入局的跨界者,想要短时间内实现超越,的确并非易事。

此前,在华为与极狐的合作中,就曾有参与其中的北汽员工“吐槽”,华为汽车事业部有造车经验的人并不多,甚至最初负责这一项目的PM也因为没有造车经验,还导致了很多决策失误。

“华为在ICT领域确实很强”,这名员工表示,“但在汽车技术层面,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3,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路有些难

关于华为选择做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而非整车制造,此前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在接受访时曾如此解释:“华为的劣势是不擅长机械制造……全球和中国都不缺车企,缺的是智能网联电动车领域的基础供应商”。

而华为销售服务部总裁迟春林的说法则更为直接,“如果造车,就会和当地车企产生直接竞争”。

显然,在华为的思路里,零部件供应商有着更广阔的市场。只是从上汽董事长的发言来看,华为的想法多少还是有些一厢情愿。在主机厂眼中只做零部件,并不意味双方就没有竞争关系。

对于车企而言,如果选择华为这样的第三方整体解决方案,不仅将失去包括车辆布局、ECU(发动机控制器)、转向、制动、底盘等核心零部件的选择话语权,同时在OTA频率、各种数据的集、运用上也要受制于供应商。对于一直处于产业核心地位的主机厂而言,这显然无法接受。

除此之外,华为进入汽车行业选择的这一模式,虽然看似是一条捷径,可以避开整车企业的锋芒,但对于更讲究规模化效应的和数据量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只有获得足够多的合作伙伴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而华为进入汽车领域时间尚短,想要达成这一点,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市场验证和经验积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两年宣布进军汽车领域的科技企业越来越多,从百度、小米再到苹果。但有意思的是,没有一家企业选择华为“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条路,反而纷纷自己下场造车。

也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虽然华为已经不厌其烦多次辟谣不会造车,甚至任正非直言“谁再说造车就走人”,但外界关于华为造车的猜测依然从未停止。甚至不少人依然坚信,未来华为亲自造车几乎是必然选择

4,写在最后

在8月份时,华为曾发布过一份业绩数据。上半年,其销售收入为32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9%;净利润为314亿元,同比下滑24%。

具体到三大业务板块来看,运营商业务收入13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4%;企业业务收入4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而汽车所属的消费者业务下滑最为明显,同比大跌46%,收入为1357亿元人民币。

此前,关于消费者业务的大跌,华为消费者BG CEO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曾坦言,唯一能弥补这块业务缺失的,就是智能电动汽车。“虽然汽车的销量没有手机的销量大,但其单品的价值非常高。”

可惜的是,从赛力斯当前的表现来看,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显然任重道远。

至于To B端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继苏菁在7月底因不当言论被免职之后,前几天又有媒体报道称其人事调整还在继续。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的岗位被裁撤,此前担任这一职务的王军被任命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

关于这两次人事调整,有不少分析认为,其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绩未达到战略预期所致。

虽然真实情况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从目前的表现来看,焦虑,仍将成为进军汽车领域的华为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关键词。

文章标签: # 华为 # 汽车 # 赛力斯